《独立性检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探究,进一步巩固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方法,并能运用统计量进行独立性检验。二、教学重点,难点: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方法是重点.基本思想的领会及方法应用是难点.三、教学方法:讨论交流,探析归纳四、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情境导入:了解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相关性问题:1.吸烟与患呼吸道疾病有无关系?2.性别与喜欢数学课之间有无关系?3.性别与喜欢体育,文艺活动之间有无关系?以上问题用什么知识来解决呢?(二)、探究新课:在研究吸烟是否对患肺癌有影响的问题中,我们表明了|ad-bc|越小,说明吸烟与患肺癌之间关系越弱;|ad-bc|越大,说明吸烟与患肺癌之间关系越强。但这些量究竟要多大才能说明变量之间不独立呢?我们能不能选择一个量,用它的大小来检验变量之间是否不独立呢?为了使不同样本容量的数据有统一的评判标准,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构造一个随机变量卡方统计量:为了消除样本对上式的影响,通常用卡方统计量()来进行估计。1、卡方统计量公式:2、独立性检验的一般步骤:一般地,对于两个研究对象Ⅰ和Ⅱ,Ⅰ有两类取值:类和类(如吸烟与不吸烟),Ⅱ也有两类取值:类和类(如患呼吸道疾病与不患呼吸道疾病),得到如下表所示:Ⅱ类类合计Ⅰ类类合计推断“Ⅰ和Ⅱ有关系”的步骤为:第一步,提出假设:两个分类变量Ⅰ和Ⅱ没有关系;第二步,根据2×2列联表和公式计算χ2统计量;第三步,查对课本中临界值表,作出判断(三)、方法运用1、例题:例1在某医院,因为患心脏病而住院的665名男性病人中,有214人秃顶;而另外772名不是因为患心脏病而住院的男性病人中有175人秃顶。分别利用图形和独立性检验方法判断秃顶与患心脏病是否有关系?你所得的结论在什么范围内有效?课堂练习1.为考察高中生性别与是否喜欢数学课程之间的关系,在某城市的某校高中生中随机抽取300名学生,得到如下列联表:喜欢数学课程不喜欢数学课程总计男3785122女35143178总计72228300问:能够有95%的把握认为高中生的性别与是否喜欢数学课程之间有关系吗?2.某大学餐饮中心为了了解新生和饮食习惯,在全校一年级学生中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的的南方学生共80人,其中喜欢吃甜品的有60人;调查的北方学生有20人,其中喜欢吃甜品的有10人.(1)请做出不同地域与是否喜欢甜品的列联表;(2)根据表中数据,问是否有95%的把握认为“南方学生和北方学生在选用甜品的饮食习惯方面有差异”;(四)课堂小结:1、独立性检验的思想方法及一般步骤。2、卡方统计量公式。3、临界值。(五)、作业:课本P94页习题3-2中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