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五·四学制2011课标版(部编)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辽宁省抚顺市育才中学于艳军影视资料:“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战国前475年~前221年注释:注释:战国,由于各国相互交战,到西战国,由于各国相互交战,到西汉刘向整理校订汉刘向整理校订《《战国策战国策》》一书而得名一书而得名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展品一战国铜壶1965年在成都百花潭出土,现藏于四川博物院,战国版的“清明上河图”壶身40厘米高,刻画了200多个不同的人物形象(壶身刻有水陆攻战的图案)问题1:对比三幅图,经过春秋战国近300年的纷争,诸侯国的数量发生了什么变化?春秋后期的诸侯国(诸侯国的数量不断减少,小国不断地被大国兼并)春秋后期形势图问题2:春秋霸主中的晋国与齐国在战国时分别出现了什么变化?(结合课本回答)三家(赵魏韩)分晋田氏代齐东南北西齐楚秦燕赵魏韩战国形势图西沃东南北西齐楚秦燕赵魏韩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战国形势图战国形势图(课本p32页)找出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yǐng]长平之战魏、赵、齐(纸上谈兵)桂陵之战秦、赵(围魏救赵)马陵之战魏、齐(减灶计)学历史知典故成语典故问题3:结合课本,谈谈战国时期的战争有什么特点?长平之战公元前262年,秦军进攻赵国长平,双方数十万大军对峙3年。后来赵王改派赵括为将。赵括只会纸上谈兵,骄傲轻敌,导致赵军大败。结果赵括被射死,赵军投降。为了彻底削弱赵国,除了240个年幼士兵被放回赵国报信,其余40多万士卒全被活埋。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春秋争霸战争战国兼并战争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争当霸主,号令诸侯。兼并对方,扩充疆域,最终实现统一影响: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国家也在兼并战争中逐渐走向统一设想一下,当时的人民对连绵不断的战争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他们最渴望的是什么?反对战争,希望结束战争。渴望国家统一,和平、安定生活。相关背景:春秋战国以来,,促进了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频繁的兼并战争,西周以来的井田制及分封制走向瓦解。问题4:想要富国强兵,各国能否继续沿用西周的旧制度?变革旧制,增强国力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战国时期的变法改革邹忌改革乐毅改革申不害变法吴起变法公仲连改革李悝变法商鞅变法展品二商鞅铜方量商鞅变法时监制的一升容积的标准铜量器卫鞅面见秦孝公(缓缓说道):关中川道,土地平坦,沃野千里,天下所无,何以在秦数百年,却荒芜薄收,民陷饥困?”秦孝公(微微一笑)“如此一无是处,却如何改变?王道?无为?仁政?”卫鞅(面色肃然,侃侃而论):魏、齐、楚三强变法不足以效仿,秦国要强大,就要从根本上强盛!”秦孝公(长吁一声)“强秦,是我的毕生大梦。为了这个梦,嬴渠梁九死而无悔,万难不足以扰我心!三百年以来,变法功臣皆死于非命,此乃国君之罪也。你我君臣相知,终我之世,绝不负君!”卫鞅(哽咽)“君上呕心沥血,卫鞅自当披肝沥胆。”“公如青山,鞅如松柏,粉身碎骨,永不负秦。分角色演绎历史(1)时间:(2)支持者:(3)变法内容: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2.经济:3.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1.政治: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3.统一度量衡。商鞅变法内容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的一位农民或贵族,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说出为什么?加强中央集权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严明法纪,禁止私斗提高了农民积极性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1.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1、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战国策—秦策一》问题5:从以下材料中可以看出商鞅面对旧贵族的反对是怎样推行改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