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附属中学2010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试题精选-遗传的分子基础一、单选题A1.已知病毒的核酸有双链DNA、单链DNA、双链RNA和单链RNA四种类型。现发现了一种新病毒,要确定其核酸属于上述哪一种类型,应该A.分析碱基类型,确定碱基比率B.分析碱基类型,分析核糖类型C.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碱基类型D.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核糖类型C2.赫尔希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培养噬菌体,②用35S和32P标记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为A.①②④③B.④②①③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3.某个DNA片段由500对碱基组成,A+T占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片段复制2次,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为A.330B.660C.990D.13204.下列各细胞结构中,可能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现象的有①染色体②中心体③纺锤体④核糖体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有关真核细胞DNA复制和转录这两种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种过程都可在细胞核中发生B.两种过程都有酶参与反应C.两种过程都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C.两种过程都以DNA为模板6.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7.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8.下列关于细胞基因复制与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种密码子可以编码多种氨基酸B.基因的内含子能翻译成多肽C.编码区增加一个碱基对,只会改变肽链上的一个氨基酸D.DNA分子经过复制后,子代DNA分子中(C+T)/(A+G)=19.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已应用到医药、农药等领域。下列叙述中,符合这种情况的是①根据DNA分子的特异性,进行亲子鉴定②基于细胞呼吸的原理,采用套种、合理密植、大棚种植等措施增加作物产量③在细胞膜的功能研究基础上,开发人工“肾”治疗尿毒症④根据染色体变异原理,培育出三倍体无子西瓜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下列四种病毒中,遗传信息贮存在DNA分子中的是A.引发禽流感的病原体B.烟草花叶病毒C.T2噬菌体D.引起AIDS的病原体11.已知某DNA分子含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G∶T∶C=1∶2∶3∶4。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共需要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分子数是A.600个B.900个C.1200个D.1800个12.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发生DNA复制B.DNA通过一次复制后产生四个DNA分子C.DNA双螺旋结构全部解链后,开始DNA的复制D.单个脱氧核昔酸在DNA酶的作用下连接合成新的子链13.某种抗癌药可以抑制DNA的复制,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据此判断短期内使用这种药物对机体产生最明显的副作用是A.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抑制神经系统的兴奋B.影响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造成糖代谢紊乱C.影响血细胞生成,使机体白细胞数量减少D.影响脂肪的合成,减少脂肪的贮存14.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A.胸腺嘧啶B.腺嘌呤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D.胞嘧啶15.下图为真核生物染色体上DNA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DNA分子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同时开始的B.图中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C.真核生物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D.真核生物的这种复制方式提高了复制速率16.科学家从烟草花叶病毒(TMV)中分离出a、b两个不同品系,它们感染植物产生的病斑形态不同。下列4组实验(见下表)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A.实验①B.实验②C.实验③D.实验④17.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凝血因子基因导入由羊受精卵,培育出了转基因羊。但是,人凝血因子只存在于该转基因羊的乳汁中。以下有关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