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32.0分)1.在我国,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A.法律B.宪法C.刑法D.道德2.下列选项中哪两部法律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A.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B.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C.宪法;刑法D.商标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3.当选国家主席后,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表示:“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为民服务,为国尽力,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和重托。”作为国家主席特别承诺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这是因为()A.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B.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C.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D.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4.2014年年3月15日起实施的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一条明确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宪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关系是()①宪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基础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宪法的具体化③宪法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的总和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不得同宪法相抵触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5.宪法规定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等。这说明了宪法()A.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B.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C.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D.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6.2016年2月2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张德江委员长主持并监誓。刚刚闭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任命的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常委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等六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进行宪法宣誓。这充分体现了A.宪法是国家基本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B.我国宪法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是法治核心内容C.普通法不能与宪法相抵触,必须依据宪法内容制定D.宪法是一切团体、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7.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如果普通法律的规定与宪法的有关规定相冲突,则A.应修改宪法的有关条款B.应修改普通法律的有关条款C.两者都不修改D.两者都彻底修改8.2015年12月4日,是第二个“国家宪法日”,也是第十五个全国法制宣传日。为迎接宪法日,各中小学纷纷组织全校师生晨读《宪法》,各学校的“晨读”活动,有助于A.彻底消除社会上的违宪行为B.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尊严C.提高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D.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9.马克思说:’宪法是法律的法律’.这句话的意思是()A.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总和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C.宪法是规定国家所有问题的法律D.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地位平等10.为了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自2015年3月15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立法根据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依法治国C.基本法D.宪法12月4日是国家的法制宣传日,也是国家宪法日,某班学生决定向全校师生宣传宪法,号召师生学习宪法。据此回答7—8题11.下列有关宪法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A.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根本的问题B.宪法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C.宪法规定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D.因为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所以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12.宪法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所以青少年要①实施依法治国方略②学习宪法,增强宪法观念③对公民的违宪行为要依法严惩④自觉遵守宪法,与违宪行为作斗争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某校开展“宪法进课堂”活动,大家围绕“建设法治中国要维护宪法权威”这一主题展开了讨论。下列观点,你赞同的是①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②任何违反宪法的行为都会受到刑罚处罚③宪法是母法,是其他法律的总和④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4.某校在一宣传日活动中,举办了猜谜活动,其中有一条谜语的谜面是:排行我老大,国法之根本;子法由我生,效力我最高——(打一法律名称)。这条谜语的谜底应该是A.民法通则B.刑法C.教育法D.宪法15.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的法律是()A.经济法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