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粉葛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粉葛的术语和定义、生产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本规程适用于白沙地区的粉葛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18407.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3术语和定义3.1粉葛(PuerariathomsoniiBenth.)又称为葛,学名PuerariathomsoniiBenth.,为豆科葛属缠绕藤本植物。根系发达,须根多;茎蔓生,侧蔓多;三出复叶,顶生小叶宽菱形,侧生小叶偏斜,全缘或阔波状分裂,绿色,有小托叶;全株披黄褐色倒生茸毛;块根纺锤形或长棒形,表皮皱褶,淡黄白色,为食用器官。4生产环境选择排灌方便、地下水位较低、土层深厚疏松、地力肥沃,土壤微酸到中性的沙质壤土,2年~3年轮作一次,以水旱轮作为宜。环境质量符合GB/T18407.1的规定。15栽培技术5.1育苗5.1.1育苗地选择选择背风向阳、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灌方便,3年未种过粉葛的沙壤土。苗地四周无竹木荫蔽,无畜禽危害。5.1.2苗地整理与施肥每667m2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猪粪、鸡粪、牛粪等)300kg,氮磷钾复合肥20kg,钙镁磷肥30kg。结合整地作畦。畦宽120cm~150cm、高30cm~40cm,沟宽40cm,畦中间略高形成龟背形,沟两头稍深有利于排水。5.1.3繁殖方法采用扦插繁殖。5.1.4插条选择选用品种纯度高、生长良好、无病虫害、蔓粗细适中,节间比较密,芽眼饱满,离头部100cm~150cm之间的大叶粉葛茎蔓作种蔓。12月~翌年1月,用沙埋好种蔓,并盖薄膜或稻草,保持湿润。于2月将种蔓剪切成插条扦插,要求每插条留2个节切种蔓时以芽眼为基点,芽生长方向约占1/3的长度,背芽生长方向约占2/3的长度。5.1.5扦插时间和规格一般在2月中旬~3月上旬扦插。插苗的规格3cm×3cm,扦插深度以枝芽刚好平贴土面为准。扦插后要及时浇水。5.1.6覆盖防寒用0.05cm厚的白色薄膜进行覆盖,温度低于20℃时,将薄膜全覆盖保温;温度高于30℃时,将薄膜及时揭开,防止葛苗烧伤或徒长。5.1.7葛苗标准2芽眼长出来的苗不超过4cm,生长矮壮。无病虫危害,无伤口,苗的叶无黄化、卷叶和落叶,特别是与地面接触部分发黑的不能出圃。5.2整地作畦与施基肥定植前土壤要深翻,打碎土块,耙细耙匀整平,按包沟160cm起畦,畦宽100cm,畦高40cm~50cm,畦面略呈龟背形。肥料的施用应该按照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进行。定植前一周每667m2撒施生石灰50kg,在定植行上开沟深施基肥,具体施肥量视土壤肥力状况而定。以中等肥力条件土壤为例:每667m2施农家肥(鸡粪)250kg~300kg(施用时要充分与泥土混合),复合肥(氮:磷:钾=15:15:15)25kg,过磷酸钙50kg~150kg。肥料施用位置距离主根20cm以上。5.3定植5.3.1定植时间一般在2月下旬~3月中旬,选择天气良好,气温在15℃以上的条件下定植。5.3.2定植密度每667m2种植500株~550株,株距为80cm。5.3.3定植方法开穴栽种。栽种时应去除种茎上芽眼部位以外的须根,将种茎背芽生长方向端向下斜置穴内,深度以葛芽刚好贴地面为准,然后覆土。定植完毕,淋足定根水。5.4田间管理5.4.1追肥一般采用株间穴施,施肥后覆土。第1次施长蔓肥,当蔓长到30cm左右,每667m2施复合肥(氮:磷:钾=15:15:15,下同)7.5kg~10kg;第2次结合搭架引蔓,每667m2施复合肥30kg~40kg;第3次以腐熟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每667m2施腐3熟鸡粪200kg,复合肥20kg;在生长中后期喷施2次~3次0.3%的磷酸二氢钾叶面肥。5.4.2中耕除草与培土春秋两季结合追肥,各中耕除草1次。前期做好穴内除草浅松穴土工作;块根膨大期,应减少用农具在穴盘附近除草及松土,可采用人工拔除。留葛后,应及时铲除杂草和培土。5.4.3搭架引蔓当苗生长至70cm~80cm长时,及时引蔓上架。每隔2m~3m立1根木柱,柱间用铁丝连接,引蔓上架。引蔓应在天气晴朗、无风的下午进行。5.4.4植株调整一般以种芽长出来的枝条作为主蔓,若主蔓顶芽受损,选择最近顶部所分生出来的侧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