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治维新的背景(1)幕藩体制:17世纪初,德川家族开始统治日本。幕府的最高首领是将军。地方上划分为大小两百多个“藩”,藩的首领大名必须听命于将军。天皇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没有实权。(2)阶级关系:德川幕府统治下,日本社会分为士、农、工、商等不同的身份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士”是统治阶级;农民世代为领主耕种,除把大部分收获物交给领主外,还要负担各种杂役和劳役;工商业受统治阶级的歧视;处在社会最底层的是“贱民”。(3)经济缓慢发展:到19世纪初,日本的农业、手工商业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严禁日本人与外国贸易,只允许同中国、朝鲜和荷兰等国通商。(4)黑船事件: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领一支舰队来到日本,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贸易。日本的国门被打开,西方殖民势力不断向日本渗透,日本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5)社会矛盾尖锐,农民受到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起义不断;工商业者不满幕府严格限制和恣意掠夺;一些中下级武士迫于生计不得不屈身从事过去瞧不起的商业或手工业,逐渐产生了反抗思想。2.明治维新的内容(1)废除旧体制。①“废藩置县”:1871年明治政府宣布废藩置县,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建立起来。②废除封建等级制度:明治政府成立不久就着手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取而代之的是皇族、华族、士族和平民四种身份,并宣布“四民平等”。(2)发展新经济。①币制改革:1871年币制改革,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货币。②土地改革:1872年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③“殖产兴业”政策,利用政府力量引进技术和设备,创办“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利用政府力量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3)倡导“文明开化”。明治政府大力倡导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即所谓“文明开化”。①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让更多日本人了解西方文明。②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③在生活习俗方面,明治政府也大力推行西化。(4)建立新军队。①实行义务兵役制,仿照欧美组建一支常备军。②明治政府大力改进军事装备,引进先进武器,并设立现代化军工企业,仿制先进武器。③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人才。3.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1)亚洲第一个立宪制国家。1889年,明治政府以天皇名义颁布钦定的《日本帝国宪法》。明治宪法带有浓厚的封建性,但它毕竟是近代亚洲的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它的颁布标志着日本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巩固了新确立的日本近代天皇制度。(2)崛起为东方强国。①经济上: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已经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成为亚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②军事上:日本建立了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明治领袖们的“富国强兵”梦开始得到实现。③外交上:20世纪初,日本完全废除了西方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获得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并逐步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的一员。(3)踏上对外扩张之路。①侵略朝鲜:1876年,日本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迫使朝鲜开放通商口岸,并获得领事裁判权等不平等权利。后来,取得在朝鲜驻兵权,使朝鲜由中国的藩属国变成中日两国的共同保护国。②侵略中国:1874年,日本派军入侵台湾。1879年正式吞并琉球。1894年挑起中日甲午战争。1900年,日本参加八国联军侵华。4.对日本明治维新的评价明治维新是在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资产阶级还没有成熟的情况下,由于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外部压力的催化作用,为克服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而提早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它的主要任务是摧毁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发展资本主义。为此,明治元勋们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幕府统治之后,在“富国强兵”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军事方面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获得了成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已经建立了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并且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与此同时,由于明治维新主要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