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类型:A河北冀州中学2009—2010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文综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题分数:300分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5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图4为我国部分地区杏树开花盛期物候图。读图回答1--2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原杏树开花盛期较北京早B.图示时段石家庄平均气温较济南高C.从南京到沈阳杏树开花盛期时间不同,主要体现了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杭州到武汉杏树开花盛期时间不同,主要体现了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2.济南一带苹果树开花在谷雨前,而烟台苹果树开花在5月初,这对烟台苹果生长的好处是A.可减少低温冷害的影响B.可避免春旱的危害C.受沿海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D.日温差较小,利于糖分积累下图是副热带高压活动与我国夏季东部雨带关系示意图,折线表示副热带高压脊所在的位置,阴影部分表示雨带的大致位置。完成3~4题。13.当华北地区“春雨贵如油”,而江南地区“春雨遍地流”时,高压脊大致位于A.15°N--20°N附近的滇南地区B.15°N--20°N附近的南岭或其以南地区C.25°N—30°N附近的长江流域D.30°N--35°N附近的黄河流域4.当副热带高压脊位于25°N—35°N附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华北地区沙尘天气频繁的季节B.黄淮海平原土壤出现返盐现象C.黄河上游出现“凌汛”,现象D.东南沿海为易受台风侵袭的季节读我国某地区主要农作物不同层次生产潜力递减柱状图(单位:千克/公顷),回答5--6题。5.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是A.光照B.热量C.降水D.土壤6.该地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可能是A.春小麦B.冬小麦C.大豆D.玉米下图为中国各大农业区的示意图,与自然地区相当类似.读图回答7-8题.7.甲、乙属同一农业区,但最大的不同点是:A.温度高低B.雨量多寡C.人口密度D.地势高低8.图中属于"牧重于农"之经营2方式的是A.甲乙戊B.丙丁壬C.己庚辛D.甲丙丁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原自给率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9-10题。9.图中代表西部地带的是()A.甲B.乙C.丙D.丁10.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原输往丁地带的是()①东北平原②塔里木盆地③雅鲁藏布江谷地④横断山区,红水河流域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11.长江素有“黄金水道”之称,在长江两岸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逆水行船,船靠岸边走;顺水行船,船在中央行”,图2为河流剖面等流速分布图,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河底和河岸附近的流速最大B.水面流速,在岸边最小,向着最大水深方向增加C.流速从水底向水面减小D.水面流速,在岸边最大,向着最大水深方向递减12.下图所反映的现象直接①引起一种流行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②推动了国家重工业建设的起动③导致1921年苏俄谷物收获量比1917年减了33%④成为建立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3.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存在严重的“剪刀差(工农业产品交换时,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所出现的差额),苏联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限制农村私有制的发展B.为工业化积累资金C.保证社会主义公有制D.维护计划经济体制14.1929年10月24日,华尔街股市迎来“黑色星期四”,股价崩盘。面对金融危机,20世纪30年代美国、德国、日本采取的应对措施的共同之处是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3B.积极对外扩张C.建立法西斯体制D.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15.图右中所示是1941年6月至11月欧洲东部战场。图中A战、线推向B战线,历时短短两个月,进攻者行动之迅速令抵抗者不知所措。探究其原因,下列可以明确排除的一项是A.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斯大林模式的影响B.防御一方缺少战备和有效组织C.A战线以西地区基本上为进攻一方所控制D.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16.1949年,中国、德国都出现了分裂局面。下列对两国分裂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两国的分裂都是雅尔塔会议的产物B.两国的分裂都与世界大国的强权政治有关C.分裂后的政权都分别参加华约、北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D.两国现都正在实现国家的重新统一17.二战后,美国对日本外交政策随着形势变化而所呈现出的趋势是A.控制-竞争-扶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