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一只电铃放置在玻璃罩内,接通电路,电铃发出声音;当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去,使玻璃罩内成为真空,则()A.电铃的振动停止了B.电铃继续振动,但听不到声音C.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D.电铃停止振动,但能听到声音2.在运动会上的百米赛跑时,终点线上的记时员为了记时准确,在记时时应()A.听到发令枪声同时按下跑表B.看到发令枪散发的白烟同时按下跑表C.听到枪声或看到白烟都可以按下跑表D.看到白烟到听到枪声之间的任一时间里按下停表3.日光灯用久了,两端会出现黑斑,形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A.灯丝升华后又凝华形成的B.灯丝汽化后又凝固形成的C.灯丝熔化后又凝固形成的D.灯丝熔化后再汽化最后凝华形成的4.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房走到室外时,镜片上出现一层薄雾,过了一会儿,镜片又变得清晰起来。镜片上这两种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A.先汽化,后液化B.先凝固,后蒸发C.先液化,后汽化D.先凝固,后升华5.冬天的一场大雪,给交通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了使雪很快熔化,常常看见护路工人往路面上撒盐,这是因为()A.盐使雪的熔点降低B.盐使雪的熔点升高C.盐使雪的温度升高到0℃而熔化D.盐从雪中吸热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两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发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D.蝙蝠视力很差,它通过接收自己发出的超声波的回声来探测周围的物体7.某车站并排停着两列待发的列车甲和乙。一段时间后,甲车内一个人看见车外树木向西移动,乙车内的人通过车窗看到甲车没动,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是…………………………………………………………………………………………()A.甲列车向东运动,乙列车静止不动B.甲列车向东运动,乙列车向西运动C.乙列车向东运动,甲列车不动D.甲、乙两列车同时同速向东运动8.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s/t可知,物体的………………()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以上说法都对9.茗茗家距学校1200m远,某天她上学时,以1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的路程,为了不迟到,她改以1.5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的路程,她上学时走路的平均速度是………………()A.1.2m/sB.1.25m/sC.2m/sD.2.5m/s10.如图1所示,描述晶体凝固过程的曲线是………………………………………………()二.多选题(全选对每题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共25分)11.下列关于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B.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量程的温度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D.读数时为了准确,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12.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联系正确的是()A.烧开水时冒的“白气”——液化B.夏天湿衣服晾干——升华C.冬天早晨看到草上的霜——凝华D.吃冰棒解热——液化1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发声一定是因为物体在振动B.我们听不到声音一定是因为物体不振动C.物体振动的频率越高,我们听到声音的响度越大D.物体振动的振幅越大,我们听到声音的音调越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6、在右图所示的木块的长度为。xk|b|117、同一长度的五次测量结果记录为:25.1mm、25.2mm、25.1mm、27.2mm、25.3mm.其中记录明显错误的一次是。其他四组结果的尾数也不相同,这属于测量中的(填“误差”或“错误”)。18、一列火车的行驶速度为72km/h,合m/s;已知这列火车长为200m,则火车全部通过1000m长的铁路桥,所用的时间为s。19.“山不转水转,水不转呀山也转”这两句话中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和,说明运动和静止的性。20.中东地区水资源匮乏,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中东海湾地区缺水国家纷纷建立海水淡化工厂。当前海水淡化的主流技术之一是蒸馏法,既通过将海水中的水蒸发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成淡水。这一过程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