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7.3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VIP免费

7.3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_第1页
1/22
7.3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_第2页
2/22
7.3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_第3页
3/22
二隔离与物种的形成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染色体数63染色体数64马染色体数62驴骡(一)物种•概念:–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区分的主要依据:–有无生殖隔离(二)隔离•概念:•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种类–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不能交配,或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该现象称之为生殖隔离。–地理隔离:•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东北虎孟加拉虎印支虎华南虎自然选择1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几种地雀地理隔离生殖隔离原种变异1、2、3、5变异1、2、4、6变异类型1新种1自然选择2变异类型2新种2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三)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种群1种群2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三)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生物就成了不同的物种。生殖隔离的产生--新物种形成的标志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2.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3.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自然选择学说4.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是:隔离——提供进化的原材料突变和基因重组——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决定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资料分析一:动物学家对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奥兰治河两岸的羚羊进行研究时发现,东岸的羚羊群的奔跑速度比西岸的羚羊每分钟竟快13米。为何差距如此之大?经过观察和科学实验,动物学家终于明白,东岸的羚羊之所以强健,是因为它们附近有一个狼群,生存时时处于危险之中。捕食者的存在是不是对被捕食者有害无益呢?捕食者所捕食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收割理论”:“精明的捕食者”策略: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资料分析二:在自然界,一种植物专门由一种昆虫传粉的情形很常见,昆虫传粉的专门化对植物繁衍后代有什么意义?兰花和兰花蛾可提高效率,避免无谓消耗,使共同进化的双方共同获得生存优势。一、共同进化(1)不同物种的生物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共同进化。一、共同进化(1)不同物种的生物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共同进化。(2)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过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也就是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形成的进化历程:–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是化石。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最早的生物化石——古细菌(35亿年前)异养厌氧型的单细胞原核生物1.真核生物出现以后,有性生殖方式的出现,生物进化速度明显加快。3、进化历程中的几个关键点:2.寒武纪大爆发:形成生态系统的第三极——消费者,使生态系统具有更加复杂的结构,同时对植物的进化产生重要影响。3.原始两栖类出现:生物登陆改变陆地环境,陆地的复杂环境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条件。4、生物进化的顺序:低等→高等水生→陆生简单→复杂原核生物→真核生物无性生殖→有性生殖三、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中性突变理论•新种交替出现理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7.3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