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级初三上学期期末复习化学试卷(一)班级:姓名: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Zn—65S—32O—16Cu—64Ca—40C—12N—14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有21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铁钉生锈C.蜡烛燃烧D.水的蒸发2.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可能是浓盐酸,有同学提出打开瓶塞观察。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猜想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得出结论3.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完全正确的是()4.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O2B.MnO2C.CO2D.H2O2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B.CO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可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D.冰和干冰是同种物质6.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A.用淘米水浇花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C.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D.洗手打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7.牙膏中的含氟化合物对牙齿有保护作用。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7B.9C.10D.198.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A.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1B.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C.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D.水与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9.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A.钻石(C)B.水晶(SiO2)C.食盐(NaCl)D.钟乳石(CaCO3)1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B.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C.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11.下列是火柴头中含有的四种物质,火柴被点燃时,能闻到一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已知这种气体会污染空气,形成酸雨。火柴点燃时生成这种有害气体的物质是()A.二氧化锰B.氯酸钾C.红磷D.硫12.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含义描述准确的是()A.2O——“2”表示两个氧分子B.2NO——“2”表示两个一氧化氮分子C.Mg2+——“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D.H2SO4——“2”表示一个硫酸分子中有两个氢元素13.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14.含磷洗涤剂因含有Na5P3O10造成水生植物大量繁殖而污染环境,因此我们提倡使用无磷洗涤剂。下列化合价在Na5P3O10中没有出现的是()A.-2B.+1C.+4D.+515.2012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弘扬防灾减灾文化,2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下列图标不适合在加油站使用的是()16.甲醛(化学式为CH2O)是室内装潢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个甲醛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2个氢气分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B.甲醛属于氧化物C.甲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D.甲醛是由1个碳元素、2个氢元素、1个氧元素组成的17.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氯化钠B.黄金C.金刚石D.干冰18.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关系成立的是()A.二氧化锰是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所以催化剂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B.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C.空气中可燃物燃烧必须与氧气接触,所以把可燃物与氧气隔绝是灭火的有效方法之一D.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会变红,所以CO2是酸19.民族英雄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请你从化学的视角,找出符合诗句中物质化学变化顺序的选项()A.CaCO3→Ca(OH)2→CaO→CaCO3B.CaCO3→CaO→Ca(OH)2→CaCO3C.CaCO3→Ca(OH)2→CaCl2→CaCO3D.Ca(OH)2→CaCO3→CaO→CaCO320.根据右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属于金属元素B.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C.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7gD.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电子21.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3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20m86反应后质量/g4待测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