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期教育广义指的是从人出生到小学以前阶段的教育,狭义主要指上述阶段的早期学习。早期教育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的开展有促进作用。但是目前早期教育中关于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本文针对早期教育中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运用观察、访谈法等等对笔者所在班级对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幼儿社会性行为发展缺少良好的家庭环境、幼儿社会领域的活动口号只基于表面、早期教育机构观念导向不重视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引导幼儿社会性行为发展的教师综合素质不齐。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教育部门要监督幼儿园社会领域教学理念的落实、早期教育部门要重视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积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的策略。本文的研究在理论上富了早期教育与幼儿社会性行为发展的相关理论,而且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促进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方式提供了参考。关键词:早期教育;幼儿;幼儿社会性行为;目录1绪论11.1研究背景11.2研究目的及意义11.2.1研究目的11.2.2研究意义11.3研究现状21.3.1国外研究现状21.3.2国内研究现状21.4研究内容及方法21.4.1研究内容21.4.2研究方法31.5本文拟解决的问题32相关理论概述42.1早期教育42.2幼儿42.3幼儿社会性行为43早期教育中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现状54早期教育中幼儿社会性行为发展存在的问题74.1幼儿社会性发展缺少良好的家庭环境74.2幼儿社会领域的活动口号只基于表面84.3教育机构观念导向不重视幼儿社会性发展84.4引导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教师综合素质不齐85早期教育中促进幼儿社会性行为发展的解决策略105.1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幼儿社会性行为发展105.2教育部门要监督幼儿园社会领域教学理念的落实105.3早期教育要重视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115.4积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11结论13致谢14参考文献15早期教育对幼儿社会性行为发展的影响1绪论1.1研究背景婴幼儿时期是孩子神经系统发育最快、各种潜能开发最为关键的时期,也是进行早期教育的关键时期[1]。根据幼儿的敏感期和大脑发育理论,人类对各种信息的接收和各项能力发展的敏感期都集中在生命的最初几年,这个时期是人一生中最独特和最重要的发展阶段,是孩子发展的机会之窗,也是幼儿获得智慧的最佳时机。早期教育的核心在于提供一个有丰富营养的教育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对孩子的大脑发育和人格成长进行激活,从而为其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但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所以笔者从此入手,对本文进行调查研究。1.2研究目的及意义1.2.1研究目的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针对性,通过人的自主选择,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激发出人类发展的潜在因素,使人不再单纯的顺其自然的发展,而是按照一定的要求和规定发展以达到理想的状态。幼儿早期是幼儿形成性格、认知、习惯的重要时期,也是幼儿社会性行为发展的萌芽时期,因此幼儿在早期接受的教育,对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每个个体都千差万别,所以影响也不尽相同。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观察实习幼儿园的早期教育实施的情况,针对具体案例对教师、家长进行访谈,发现早期教育中幼儿社会性行为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早期教育中幼儿社会性行为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和解决策略。1.2.2研究意义本文具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研究意义。从理论方面来讲,幼儿园及教育机构中难以大面积进行对幼儿社会性行为的观察,只能对部分幼儿园及早教中心的幼儿的案例进行观察分析,所以在已有的相关研究中,幼儿社会性行为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的研究有利于丰富幼儿社会性行为发展的相关研究理论。从实践方面来讲,本文针对具体案例,探索分析出早期教育对幼儿社会性行为发展产生的影响因素,对幼儿园、早教中心及幼儿家庭的教育方式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不仅为一线教师教育幼儿的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而且也为家庭教育中家长与幼儿的相处方式起到一定的参照作用,指引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更加的科学化,1.3研究现状1.3.1国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