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44章混凝土结构工程章混凝土结构工程4.14.1钢筋工程钢筋工程4.24.2模板工程模板工程4.34.3混凝土工程混凝土工程4.34.3混凝土工程混凝土工程混凝土工程包括混凝土制备、运输、浇筑、振捣和养护等施工过程图4-53混凝土施工过程混凝土的制备就是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把水泥、砂子、石子、外加剂、矿物掺和料和水通过搅拌的手段使其成为均质的混凝土。散装水泥罐1.一般规定混凝土结构施工宜采用预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是在工厂或车间集中搅拌运送到建筑工地的混凝土。多作为商品出售,故也称商品混凝土混凝土运输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宜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运输车辆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运输过程中应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和工作性;(3)应采取保证连续供应的措施,并应满足现场施工的需要。2.原材料(1)混凝土原材料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附录F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水泥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泥品种与强度等级应根据设计、施工要求,以及工程所处环境条件确定;2)普通混凝土结构宜选用通用硅酸盐水泥;有特殊需要时,也可选用其他品种水泥;3)对于有抗渗、抗冻融要求的混凝土,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4)处于潮湿环境的混凝土结构,当使用碱活性骨料时,宜采用低碱水泥。(3)粗骨料宜选用粒形良好、质地坚硬的洁净碎石或卵石,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应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应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对实心混凝土板,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应超过40mm;2)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粒级,也可用单粒级组合成满足要求的连续粒级;3)含泥量、泥块含量指标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附录F的规定。天然卵石人工碎石(4)细骨料宜选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的天然砂或机制砂海砂河砂(5)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的混凝土所用骨料除应符合上述(2)、(3)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粗骨料压碎指标的控制值应经试验确定;2)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5mm3)细骨料细度模数宜控制为2.6~3.0粗骨料压碎仪(6)对于有抗渗、抗冻融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宜选用连续级配的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7)矿物掺合料的选用应根据设计、施工要求,以及工程所处环境条件确定,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抗渗试模(8)外加剂的选用应根据设计、施工要求,混凝土原材料性能以及工程所处环境条件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9)混凝土拌合及养护用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有关规定。(10)未经处理的海水严禁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的拌制和养护。(11)原材料进场后,应按种类、批次分开贮存与堆放,应标识明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散装水泥、矿物掺合料等粉体材料应采用散装罐分开储存。袋装水泥、矿物掺合料、外加剂等应按品种、批次分开码垛堆放,并应采取防雨、防潮措施,高温季节应有防晒措施;2)骨料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入杂物,并应保持洁净与颗粒级配均匀。3)液体外加剂应放置阴凉干燥处,应防止日晒、污染、浸水,使用前应搅拌均匀;如有离析、变色等现象,应经检验合格后再使用。3.混凝土施工配合比(1)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确定一般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实验室配合比(理论配合比),即假定砂、石等材料处于完全干燥状态下。但在现场施工中,砂石一般都露天堆放,因此不可避免地含有一些水分,并且含水量随气候而变化。配料时必须把材料的含水率加以考虑,以确保混凝土配合比的准确,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根据施工现场砂、石含水率,调整以后的配合比称为施工配合比。若混凝土的实验室配合比为水泥:砂:石=1:s:g,水灰比为w/c,施工现场测出的砂的含水率为Ws,石的含水率为Wg,则换算后的施工配合比为:水泥:砂:石:水=1:s(1+ws):g(1+wg):(w-sws-gwg),即原水灰比w/c保持不变,用水量要减去砂石中的含水量。例题4-6:已知某混凝土的实验室配合比为1:2.93: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