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视力残疾残疾社区社区康复康复一、视力残疾的基本概念一、视力残疾的基本概念含义视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障碍或视野缩小,而难做到一般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包括盲和低视力基本要义点以好眼的最佳矫正视力作为衡量标准早发现、早治疗、早干预二、实施康复的基本原理二、实施康复的基本原理功能的可替代性没有必要自卑,也没有理由放弃三、康复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三、康复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一)低视力的康复(一)低视力的康复1.1.基本含义基本含义低视力是指用手术、药物或一般验光配镜无法改善的视功能障碍,主要包括视力下降和视野缩小等。2.2.康复目的意义康复目的意义利用残余视力的可能性视觉获取信息的优势3.3.康复工具—助视器康复工具—助视器(1)助视器的基本知识助视器是指能改善或提高低视力患者视觉及活动能力的装置或设备。(2)助视器分类光学性助视器视觉性助视器助视器非光学性助视非视觉性助视器——视觉性助视器种类(1)光学性助视器是借助光学特性,如凸透镜、三棱镜、平面镜或电子设备增大物体的视角而提高分辨力。光学性助视器分为远用和近用两种。远用助视器望远镜是唯一能使远处物体放大的助视器,适用于看清远处的景物、路标、车号、比赛、戏剧、广告牌,在室内可以看清黑板、电视、商店内的货品等。近用助视器近用助视器主要用于看书、看报和写字,通常包括眼镜式助视器、立式放大镜、手持式放大镜、闭路电视等。(2)非光学助视器指通过改善周围环境状况,以增强视功能的各种设备与装置。主要包括:特殊照明照明对低视力患者十分重要,改善室内照明系统来适应不同眼病患者的需要。控制反射光阅读时可用“阅读裂口器”,通过裂口看字句,附近字句被裂口器周围的黑色平板遮住,不引起反光。戴有边及顶侧防护屏的眼镜,遮阳(沿)帽等,均可控制光线的反射。加强对比度书及刊物应有强烈的黑白对比,在白纸上写黑字能够加强对比。在医院眼科要经常接待有视力损害者,所以环境的对比度要考虑,如墙壁与地板对比度要强些,桌面的颜色与桌上的物品也应对比度大。阅读架根据患者的自身条件采取舒适的体位可较长时间阅读。线性放大作用如大字号印刷品,大字号电话拨号盘等。供低视力患者使用的大字号物品。(五)注意事项使用助视器不能期望值过高,也不适宜长时间使用,助视器是一种工具,能够帮助患者,仅此而已。4、低视力康复方法内容指向:视功能训练视觉与视力之间的区别视觉基本能力和视觉基本技能之间的区别(二)盲童的康复训练1、早期康复训练的目的意义(1)视觉缺陷补偿(2)脑结构良性之变(3)心理活动的正常发展(4)对外界的适应性2、康复训练的基本内容和方法(1)感知训练触觉、听觉、味觉、嗅觉、剩余视觉、动觉(2)运动训练大运动:转动、移动精细运动:眼手协调(3)认识初步:身边事物的基本概念包括自我概念、周围人群、各种家具、家庭住房结构及其功用、时间概念、常见职业、各种自然现象、劳动工具、日常生活用品、不同路面、各类食品、蔬菜与农作物、水果、颜色、重量的概念、交通工具、建筑物、常见动物、计时器、量的概念(4)生活指导康复生活常识、生活技能、生活习惯(饮食、居住、卫生、衣着)(5)定向行走康复训练维度五:情境(环境、文化)维度五:情境(环境、文化)情境代表着生态的观点,由内向外包括微视体系、居间体系、外围体系、钜视体系微视体系居间体系外围体系钜视体系19921992与与20022002的比较的比较相同处1、保留了智力障碍的名称2、保留1992年定义的基本特征,即生态和功能取向的特征3、维持诊断标准的三要素,即智力、适应行为和发生年龄4、保留了“需要支持程度”为分类系统的主要依据5、维持“临床诊断”在诊断和计划支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处不同处1、将适应行为分为概念的、社会的及应用的三个领域2、增加了一项假定,即描述个体智力功能和适应行为上的限制,其主要目的是发展个别化支持系统3、将智商70或75以下作为决定智力水准限制的标准,改成个体在标准化智力测验上的表现,至少低于平均数两个标准差以下,而且要考虑标准误,以及工具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