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储存与养护基本知识----GMP培训课程系列中药品质变异现象◆1.霉变◆2.虫蛀◆3.变色◆4.泛油◆5.散气变味1.1霉变◇概念:霉变又称发霉,是霉菌在中药表面或内部的滋生现象。◇条件:温度(20~35℃)、湿度(相对湿度75%以上或中药含水量超过15%和足够的营养.◇中药发霉的主要原因有:⑴中药内含有养料可供霉菌的寄生⑵受潮湿的影响⑶中药本身“发汗”⑷生虫后引起发霉(5)外界环境不清洁2.1虫蛀概念:虫蛀指昆虫侵入中药内部所引起的破坏作用。虫蛀使药材出现空洞、破碎。被虫的排泄物污染,甚至完全蛀成粉状,会严重影响中药疗效,以致不能使用。害虫来源1)产地收取加工(2)运输过程(3)贮藏过程(4)包装物或容器(5)库房内外的清洁工作做得不好3.1变色概念:药材在采收加工、贮藏过程中,由于保管养护不当而引起中药自身有色泽改变的现象。原因:⑴因酶作用引起的变色;⑵因发热、霉变引起的变色;⑶非酶引起的变色。4.1泛油§概念:又称走油或浸油,是指某些含油中药的油质溢于中药表面的现象。§原因:⑴中药本身的性质⑵温、湿度的影响;⑶贮藏保管不善。5.1散气变味概念:指一些含有易挥发的成分(如挥发油等)中药,因贮藏保管不当而造成挥散损失,使得中药的气味发生改变的现象。药物举例:当归、川芎、降香、金银花、陈皮、茵陈影响中药品质变异的因素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中药变质的环境因素1.1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⑴中药的含水量⑵中药的化学成分及对中药贮存的影响2.12.1中药变质的环境因素中药变质的环境因素⑴⑴温度温度⑵⑵湿度湿度⑶⑶空气空气⑷⑷日光日光⑸⑸霉菌和害虫霉菌和害虫中药的分类贮存方法1.植物类药材⑴重点养护品种指最容易虫蛀、霉变、泛油、变色的品种。这类中药的种类很多,如当归、甘草等,贮存这类药材的仓库应选择结构建筑好、干燥、凉爽、四周整洁、平时温湿度管理严格,具有药剂熏蒸条件,且能做到及时检查质量,可有效地控制虫霉现象的产生。⑵花类品种贮存花类药材的关键,是要防止受潮,故必须严格控制湿度。⑶全草及地上部分品种药材中全草和地上部分的品种很多,由于体轻质泡,贮存时占用面积很大。多数品种只要自身干燥,一般不容易发生变化,可以贮存在条件一般性的仓库内。⑷盐腌品种盐腌药材具有潮解、溶化和含盐份的特点,故贮存这类药材应选择阴凉仓库,尽量防止潮湿空气的浸入。22.动物类药材.动物类药材动物类药材主要有皮、肉、骨、甲和动物类药材主要有皮、肉、骨、甲和蛇虫躯体,它们极易生虫和泛油,并具有蛇虫躯体,它们极易生虫和泛油,并具有腥臭气味,保管、养护比一般药材困难腥臭气味,保管、养护比一般药材困难◆◆33.矿石、贝壳类药材.矿石、贝壳类药材这类药材一般不受外界影响,可贮存在这类药材一般不受外界影响,可贮存在一般的仓库内一般的仓库内44.特殊类型药材.特殊类型药材•⑴⑴细(稀)贵品种如人参、西洋参、麝细(稀)贵品种如人参、西洋参、麝香等,这类药材经济价值高,必须严格管香等,这类药材经济价值高,必须严格管理。理。•⑵⑵易燃品种药材中有遇火极易燃烧的品易燃品种药材中有遇火极易燃烧的品种,如硫黄、火硝、樟脑等,必须按照消种,如硫黄、火硝、樟脑等,必须按照消防管理要求,贮存在安全地点。防管理要求,贮存在安全地点。•⑶⑶毒性药材毒性药材中药养护技术简介⑴干燥养护技术⑵冷藏养护技术⑶埋藏养护技术⑷化学药剂养护技术⑸对抗同贮养护技术⑹无公害气调养护技术常用中药材的养护技术根及根茎类药材的养护⑴常见易发霉的中药有:甘草、当归、羌活、紫菀、黄芩、远志等,它们含有霉菌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在适宜条件下,极易霉变。⑵易生虫的中药有:川芎、当归、板蓝根、半夏、甘草、桔梗等。叶、花、全草类药材的养护1.花类药材在贮藏中常发生退色、发霉、虫蛀、走气、花冠脱落变形等现象。在贮藏时,应根据各花类药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方法贮藏。2.全草类药材在贮藏中,叶片或花穗易引起霉哟变或变色,因此需防潮、避光,置阴凉干燥处贮藏。果实与种子类药材的养护新入库的果实类中药,有较强的呼吸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