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七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篇一】七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云南省元谋县,长江流域。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会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二、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黄河流域。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会长时间保存火种。过群居生活,从事采集狩猎活动。1929年,中国的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三、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黄河流域。和现代人基本相同。能够人工取火;使用打制石器,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采集狩猎捕鱼,群居;具有审美意识。昌盛的秦汉文化1、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出现在西汉早期。2、东汉改进造纸术的重要历史人物是蔡伦。意义: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由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造纸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3、东汉时期的张衡制造的地动仪。作用:测定地震的方向。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4、东汉华佗最早制成了“麻沸散”,是世界医学的创举。主要著作《五禽戏》。5、东汉末年的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书中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他医德高尚,医术高超,后世尊称他为“医圣”。孝文帝改革措施①在朝廷中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②官员及其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③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④鼓舞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⑤采纳汉族的官制、律令;⑥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张骞通西域1、西域:汉代人把今日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阔地区称作西域。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1)时间:公元前138年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目的:联络大月氏(zhi),共同夹击匈奴。(3)意义:了解了西域的具体情况,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1)时间:公元前119年(2)目的:为了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3)意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联系所学的历史、地理知识,设想一下在“开西域之迹”的过程中,张骞会遇到哪些艰难险阻?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优秀的品质?(1)恶劣的自然环境,两次被匈奴扣押等;(2)张骞的优秀品质:具有坚强的意志,不畏牺牲,不怕艰难险阻的精神,忠于祖国、信守承诺、不辱使命。造纸术的发明1、纸的发明:西汉时期懂得造纸基本方法——缺点:质量差、产量低。2、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为文化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1)造纸原料:树皮、破布、麻头、旧鱼网。(2)蔡侯纸的特点:原料容易找到、便宜,质量也提高了。3、造纸术的贡献(或意义):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进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展,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篇二】七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第一章中华文明的起源(1-12)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P2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P23、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和地点P1.3.44、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P25、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并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P4—56、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过氏族生活P57、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都已经使用磨制石器P7—88、河姆渡人栽培水稻,半坡人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P7—89、大汶口文化晚期中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P7—P810、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P1211、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黄帝。P1312、尧舜禹的“禅让”: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法。P14第二章夏商西周春秋战国(13-40)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P152、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稳定。P213、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P234、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各地的统治。P23—245、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P246、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的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