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推测L月和M月可能分别是A.3月、5月B.9月,7月2.造成M月河道南宽北窄的主要因是①南部以流水侵蚀为主A.①③B.①④C.8月、6月D.5月、9月②南部以风力堆积为主④北部以流水沉积为主C.②③D.②④2022届高考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专题复习、选择题某河流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自南向北流。该地冬春季节风力较大,受风力和降水的交替影响,河道宽窄常呈季节性变化。下图示意该河流中游地区和研究区同地点某年L月和M月的河道横断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WKE流动沙丘灌从沙地半固罡沙地半航动沙丘耕地林地MJ7的河道壬匸0400m土匕n三丐三三冃嵯r-|L」啟[:jlllllllA.①B.②C.③D.④2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景观图,该区域内植被多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完成下面小3.造成图中地形崎岖不平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沉积B.流水侵蚀C.冰川侵蚀D.流水沉积4.高原上植被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气温B.土壤C.地形D.光照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题。砂岩砂砥岩真岩石洗岩花岗$甲36.图中断层A.形成后一直在活动B.比花岗岩形成时间晚C.导致现代河谷下切D.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如下图所示,位于湿润区的某河流,穿过的背斜山脉,进入平原。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7.上图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河流流量最小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8.上图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适宜修建水坝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9.河流穿过平行的背斜山脉的原因可能是A.河流侵蚀、逐步将山脉切开B.河流改道,由与山脉平行改为穿行C.河流先于褶皱形成D.山脉断裂,断裂处形成河流10.下图中左图为某河段景观素描图,右图为该河段河曲水流速度等值线分布(①〉②)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4有关河曲地段水流速度、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A.甲一—流速慢——沉积作用——仓储用地B.乙一—流速快——侵蚀作用——住宅用地C.乙一—流速慢——沉积作用——交通(港口)用地D.甲一—流速快——侵蚀作用——水利设施(防洪堤)用地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1.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A.向陆地方向推进B.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稳定D.反复进退12.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A.形成新的贝壳堤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流改道513.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二、综合题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关洲河段位于长江中游,上距三峡坝址约100千米,属于弯曲双分汊河型。关洲岛把关洲河段分为南、北河道。某地理科研团队研究发现,1万年以来关洲岛地层沉积物颗粒从下部到上部呈现细一粗一细的分布,分别对应了该河段河道变迁的三个阶段。目前,关洲河段南、北岸分别为石质和土质河岸。下面两图分别示意关洲河段河道变迁和地貌演化和关洲河段南北河道年内流量分流比。由单一型河道变为双分汉型河道的过程。(2)研究发现,关洲河段年内流量常出现南、北河道主次变更现象。据此推测关洲河段南、1)根据关洲岛地层沉积物颗粒分布特征,指出关洲河段三个阶段的流速变化并分析该6北河道的特征。(3)有人认为未来关洲岛会向北相对移动,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所示的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附近气象站(海拔336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C,年降水量约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1)说明冲积扇和山坡堆积物中砾石的差异及其原因。2)分析分布在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的空间迁移过程3)说明冲积平原水分条件比山坡和冲积扇好的原因。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