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三校二模文综试题评价——立足主干知识、基础知识,突出能力立意在题型、难度分布、分值分布等方面,本套试题遵循了高考体例。具体评价如下:1.命题立意:凸显能力考查选择题为组合式选项,非选择题分别为经济和政治组合,哲学和文化组合。全卷试题规范,分值分布合理,难度适中。选择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如选择题20.21.22题。非选择题设问多元,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思辩性。如39题第(1)问,任选一种声音,说明理由。第(2)问,对观点进行评析。试题突出考查学生在特定的设问和情境下,获取和解读信息的精准性和快速性、调动和运用知识的科学性和整合性、描述和阐释事物的准确性和严谨性、论证和探究问题的合理性和创新性。2.情境设置:依托热点创设情境情境设置凸显时代特征和生活气息。背景材料紧扣当前国际和国内形势背景、热点问题,背景材料和设问紧密结合实际。背景材料涉及到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农业空心化、卢布贬值、构建总体国家安全体系、海外反腐、设立国家纪念日、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建设自由贸易区等,视野广且时代感强。3.设问限定:多角度设问设问限定清晰明确,包括知识范围限定、主体限定、角度限定等,答题范围指向明确。如38题(2)问主体明确限定为“党和政府”,角度限定为“怎么办”。试题多角度设问,如主要依据、有利于、这说明、理由、这告诉我们等。宏观设问与微观设问有机结合。试题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多层次、多角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知识考查:注重基础知识、主干知识考查试题突出各个模块的主干知识,注重考查基本概念、基本观点,近似概念、易混易错知识的比较和区分,并在对主干知识考核中渗透能力考核要求。如选择题涉及到:科学发展、对外开放、市场调节、国家宏观调控、文化的作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实践、意识的能动作用等。非选择题涉及到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真理观、党和政府等主干知识。非选择题在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上更加综合,基础知识在宏观和微观、横向发散和纵深挖掘两个方向都有体现。试题考查的知识覆盖面广,注重模块及内部的综合,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和思维的逻辑性、层次性。如第38题,重点考查运用经济、政治的知识从不同侧面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9题,重点考查运用文化、哲学的知识从不同侧面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上所述,三校二模试题信息量大,能力层次多,综合要求高。命题立意上注重基础知识、主干知识考查,并突出能力立意。简介哈师大附中,高三政治备课组,王磊,中学一级教师,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