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古诗诵读课堂里的审美策略VIP免费

古诗诵读课堂里的审美策略_第1页
1/3
古诗诵读课堂里的审美策略_第2页
2/3
古诗诵读课堂里的审美策略_第3页
3/3
古诗诵读课堂里的审美策略------从《游子吟》谈古诗诵读的有效性诵读是一种审美欣赏性的阅读,通过视觉扫描,动情运气地将感知的文学形象情境交融、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言表达出来。古代蒙学对诵读的要求是:“字字响亮”“勿高、勿低、勿疾、勿速”,“不可兴至如骂詈、如蛙鸣,兴衰而如蛩吟、如蝇鸣”;新课标对第三学段诵读的要求是: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综观二者,它们在诵读形式的要求上不谋而合,都关注了诗歌的音律节奏,都把感受诗歌所传送的情感,并通过有声诵读传达出来作为重点。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就在教学古诗《游子吟》一课的片段,谈谈对第三学段诗歌诵读有效性的认识。《游子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五单元的一首古诗,作者是唐代诗人孟郊,诗的语言朴实无华,短短三十个字就把作者那种对母亲深恩的无限感激而又无以报答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在品读全诗的过程中,通过感知诗意、想象诗画、品读诗情,引导学生读出诗的三种境界,即“诗中之画”、“诗中之情”、“诗外之意”,让“音乐美、语言美、意境美”,贯穿整个诵读课堂。一创设情境,营造古诗教学的切入“美”和铺垫“美”师:最近,我听了一首歌叫《儿行千里母担忧》,特别受感动,今天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仔细听听,感受一下歌曲中的母亲形象。师:歌曲中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生1:慈祥的母亲生2:关爱孩子的母亲生3:伟大的母亲师:是呀,母爱是伟大的,所以古往今来,人们对母爱的赞颂从未停止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古诗《游子吟》也是如此。根据古诗的特点,创设情境是古诗课堂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古诗的特点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美”,因此只有营造出“美”的课堂情境,才能相得益彰,收到好的效果。本课一开始就播放令人荡气回肠的乐曲《儿行千里母担忧》,把学生带到母子离别的情境中,从而找到了古诗教学的切入点。二有效诵读,体味古诗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明学习古诗的有效方法是“读”。海外学者刘铭绍先生认为:读诗“除了复古,别无他法”,“复古之意,乃背诵也”。诵读能体会古诗的句式整齐、节奏明快、音韵优美、朗朗上口的特点还可以品味出古诗诗中有画、言外有音、寓情于景、思想深刻的特点。可见,古诗教学以诵读为主的做法,遵循了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规律。如何有效"诵读"呢?笔者认为可以这样做:第一,明确读的目标。师:诗人孟郊吟诵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古诗,把古诗读通顺,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指几名学生读。师评:①你的字音读得真准,如果你把节奏放慢就更好了;②你读得字正腔圆,节奏也把握得很好,还有谁能读得更好;③你不但读得有板有眼,还融入了自己的感受。第二,丰富读的形式。师:李老师也很想把这首动情的诗歌读给大家听听。(老师范读)师:想像老师这样美美的读一读吗?(老师领读。)师:我们一起合作读一读吧。(师生对读。)师:慈母手中线生:游子身上衣师:临行密密缝生:意恐迟迟归师:谁言生:寸草心师:报得生:三春晖师:大家一起读一读,边读边根据你的初步理解想象画面。(全班齐读)本片段通过教师范读,把握情感基调;师生分层对读,读准节奏;全班想画面齐读,整体感知。既丰富了读的形式,又达到把握音韵节奏和情感基调的目的。第三,理清读的层次。从读的层次来看,可以分为初读、品读、诵读。初读要求读正确,即读准字音,不读破词语;读流利,读出自己对古诗的理解。这一要求看似简单,事实上学生却不容易达到。因为古今汉语的差异很大,古诗中的字有的已经不常见了,加上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古诗语言的跳跃性大,学生不容易读好。教师要舍得给时间让学生读正确,并适时指导。如指导学生读题目时,对停顿、重音、语调的处理要到位。然后通过教师范读,把握情感基调,师生分层对读,读准节奏,品读,创设情境,抓住重点词句,边读边悟。如在品读中通过反复的创设情境引读,达到美诵的目的。师:是啊,儿子走多远,母亲的视线便走多远,沐浴着母爱的阳光,让我们一同道出游子的心声---(师手势)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师:用心感受温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古诗诵读课堂里的审美策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