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导论》教学教案第1章什么是大数据课时内容大数据的概念、发展历程授课时间45分钟课时1和主要特征一教学目标0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大数据,以及大数据的社会价值体现在人类生活的哪些方面教学重点0了解人类信息文明的发展历程0熟悉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具体发展表现0掌握大数据的主要特征0掌握大数据的社会价值教学难点0熟悉大数据的4V特征教学设计1、教学思路:(1)阐释人类信息文明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2)讲解信息技术主要解决的4个核心问题的具体发展表现;(3)理论阐述了数据生产方式的变革历程,以及各个阶段的具体发展情况;(4)从数据、技术特征两个方面分析大数据的主要特征;(5)大数据的社会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2、教学手段:(1)通过课堂讨论提出问题,活跃课堂气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全面介绍了大数据技术的基础知识,作为大数据技术的基础教材,以提升读者对大数据的认知,每章结束都配有习题,帮助老师进行考查。教学内容―、导入新课:“大数据”的横空出世半个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全面融入社会生活,信息爆炸己经积累到一个开始引发变革的程度。它不仅使世界充斥着以往更多的信息,而且其增长速度也在加快。信息爆炸的学科如天文学和基因学,创造出了“大数据”这个概念。这个概念几乎应用到所有人类智力与发展的领域中。“大数据”带来的影响当人们还在津津乐道云计算、物联网等主题时,一个崭新的概念“大数据”横空出世。大数据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产业又一次颠覆性的技术革命,对国家治理模式、企业决策、组织和业务流程,以及个人生活方式等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大数据的挖掘和应用可创造出超万亿美兀的价值,将是未来IT领域最大的市场机遇之一,其作用堪称是又一次工业革命。“大数据”产生的背景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人类产生的数据量正在呈指数级增长。大约每两年翻一番,根据监测,这个速度在2020年之前会继续保持下去。这意味着人类在最近两年产生的数据量相当于之前产生的全部数据量。大量新数据源的出现则导致了非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爆发式的增长。信息数据的单位由TB、PB、EB,再到ZB的级别,这些由我们创造的信息背后产生的这些远远超越了目前人力所能处理的范畴。如何管理和使用这些数据,逐渐成为一个新的领域,于是大数据的概念应运而生。从三个层面认知“大数据”大数据(BigData)又称为巨量资料,指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第一层面:理论理论是认知的必经途径,也是被广泛认同和传播的基线。从大数据的特征定义理解行业对大数据的整体描绘和定性,从对大数据价值的探讨来深入解析大数据的珍贵所在,洞悉大数据的发展趋势。从大数据隐私这个特别而重要的视角审视人和数据之间的长久博弈。◊第二层面:技术技术是大数据价值体现的手段和前进的基石。可以从云计算、分布式处理技术、存储技术和感知技术的发展来说明大数据从采集、处理、存储到形成结果的整个过程。◊第三层面:实践实践是大数据的最终价值体现,我们从互联网的大数据,政府的大数据,企业的大数据个人的大数据四个方面来描绘大数据己经展现的美好景象及即将实现的蓝图。二、内容大纲:具体可结合本章的PPT课件进行配合讲解。1.1人类信息文明的发展1.2大数据时代的来临1.2.1信息技术的发展1.2.2数据产生方式的变革1.3大数据的主要特征1.3.1大数据的数据特征1.3.2大数据的技术特征1.4大数据的社会价值三、讨论问题1-1简述人类信息文明的发展过程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1-2大数据的技术特点和技术优势在哪里?1-3简单描述大数据的主要特征。1-4结合实际谈谈大数据的社会价值。思考及作业—\归纳小结随着社交网络、物联网、云计算的飞速发展,大量非结构化数据呈指数级快速增长,数据样式高度复杂,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企业和个人通过网络可以大规模的收集和分析数据,也可以产生和发布数据,个体在互联的网络中既是数据的消费者又是数据的生产者。大规模生产、分享、应用数据的大数据时代己经来临。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