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前创设情境欣赏音乐罗大佑的童年二、上课过程师:下面我们做一个小游戏,用左手摩擦右手,然后攥起右手然后放开,看有东西吗?生:没有。师:这就对了,这就是游戏,童年的鲁迅也喜欢游戏,今天我们就一块看一下鲁迅喜欢玩什么样的游戏,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从百草到三味书屋》。师: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思考:假如童年鲁迅邀请你到他家做客,并和你一同浏览百草园,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为什么?生浏览课文后思考可以和同桌讨论,然后四人一组交流。班上交流:生1:我选择冬天去,因为可以玩雪并且能捉麻雀。师:好,现在我考考你,在百草园里怎么捕麻雀,不准看课本,其他同学听一听,他的方法行不行?生1:用一截木棍支起一个筛子,在筛子下面撒些谷子,用绳子拴着木棍远远的拉着,看到麻雀走到筛子底下,一拉就能罩住麻雀。师:你们觉得这种办法行吗?生2:应等雪下得大一些,麻雀找不到吃的时,扫出一块空地,放谷子太浪费,用秕谷就行。师:经过这两个学生的合作同学们满意了吗?生(齐声):满意了。师:好,下面把刚才同学说的动词划出来,同学们要养成及时划出重点的习惯,这些动词用得非常准确,福楼拜曾经说过表达某一个动作只有一个动词最合适。同学们齐读一下这一段,注意划出的动词要重读。生齐读第7自然段。师:我建议同意冬天去百草园的同学经常与鲁迅联系,下雪时好去游百草园。生边笑边点头。师:同学们继续说出自己的选择。生:我想春天去,因为春天百草园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有很多美景。师:请你找出描写美景的句子,读一下。生读第2自然段。师:春天的有,春末夏初的也有,你春末夏初去最好。师:其他同学继续说。生:我想秋天去,因为秋天可以吃桑葚。师:桑葚是什么时候成熟?生齐声:春末夏初。师:对,我建议你们组和刚才一个组都在春末夏初去。生:我们想秋天去,因为秋天可以捉蟋蟀和蜈蚣。师:好,看来百草园春夏秋冬景色不同,趣味无穷,随时都可以去。我给大家读一段,大家感受一下怎么样?(师随便读而且删掉一些形容词)生评价(此环节较好,让学生给自己知错,自学生以自信,让学生感受到了民主平等的氛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生:你读的不怎么样,没读出感情。师:应怎样读出感情,你示范一下。生有感情的读。师:你读得真好,读出了作者那种轻松愉快的感情,我一定向你学习。生:你如果声音大一些,感情再丰富一些会更完美。师:谢谢你给了我鼓励,更完美说明你觉得我读得还可以。生:“单是……弹琴”应读的快乐些师:好,你示范一下。生读。师:你读得确实很好,重音很突出。师:你们觉得我有读错的地方吗?生:有,你落掉了“碧绿”、“光滑”、“高大”、“紫红”“肥胖”等一些词语。师:可是按我刚才读的也能把想要介绍的都介绍了,为什么还要加上这些词?生:那样不生动,影响了我们的心情。师:对不起,我这样读让你感受不到那种轻松快乐的心情,我一定改,真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呀”!师再读(按原文有感情的读)师:这样可以了吗?师:我会继续努力的。就让我们带着自豪、快乐、喜悦的心情齐读一下本段。师:老师提醒大家晚上在百草园需要注意,谁能帮忙提醒一下?生读美女蛇传说的一段。师:我们是不是就不能去了?生:没事,那只是个传说。师:对,因为百草园太吸引人了。我曾经到过百草园,拍了很多照片。屏显照片,其中覆盆子的图片很突出。师:读一下描写覆盆子的句子。生读。师:其中“攒”字用的非常好,他的弟弟周作人曾经对这个字作了评价师:随着时间的流逝,鲁迅到了上学的年纪,在告别百草园时有怎样的心情,找有关句子读读。生读第9自然段过渡段。生:留恋。生:疑惑。师再读句子。生:害怕。师:书塾到底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猜一下。生:自由快乐。生:枯燥的。生:可能不如百草园有趣,但可以学到知识。生:无聊的,因为“三味”指的是“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师:哎呀,这位同学知识真丰富!刚才同学们说的大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枯燥无味,一种是自由快乐的,到底是怎样呢?请大家自己去看一下。(快速发下课文描写三味书屋生活的部分,课前发的是课文的前一部分)(本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