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钟表教学目标:1、能正确说出并学会表示整时,会用两种表达方式写出整时。并把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之中,做到学以致用。2、培养学生从小就能知道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习惯。教学用具:电脑课件,一个实物钟,画于纸上的3个钟面。教学重点: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教学难点:正确迅速说出或拨出钟面上的时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师说谜语: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这是什么?2、同学们见过钟表吗,在哪见过?钟表的兄弟姐妹可多啦!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钟表。(课件出示:闹钟、挂在墙上机械钟表、手表中的机械表、电子表、构成了形形色色不同的钟表。)这些钟表都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离不开它。要想与这些钟表交朋友,了解钟表的秘密,首先要学会认识钟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出示课题:认识钟表请大家齐读课题。二、探究新知。1.联系生活,认识钟面。(1)(师出示钟面)仔细观察钟面,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说给同桌听.有12个数字,有12大格,有两根指针:分针与时针。(如果学生说出秒针,应给予鼓励,并说明本节课不作要求。)谁能说说这两根指针的名字分别叫什么?(生答后师板书:分针、时针)(2)再仔细观察钟面,说说谁是分针、谁是时针,它们是怎样的?(时针粗又短,分针细又长)(出示课件。)(3)认识分针与时针,请学生在自己的钟面上指出时针与分针。教师小结:又细又长是分针,又粗又短是时针。板书:又细又长又粗又短(4)观察时针与分针运动的方向是怎样的.(看实物钟的运动方向)看钟面,全班在老师的带领下用右手做顺时针转动。教师小结:一般来说,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有对应的刻度线,还有又细又长的分针、又粗又短的时针。2.认识整时,找出规律。(1)刚才同学们认识了钟面,那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又该怎样认呢?(出示课件)看,天亮了,这位小懒虫还不肯起床。看一看现在是几时?引导学生试着认读钟面上的时间。(2)平时我们所说的“几点”是口头语,正确的书面用语是“几时”。所以同学说的7点我们就要说成7时,板书:7时是几时直接在几的后面加上汉字“时”就可以,这是整时的第一种表示方法叫中文表示法。(3)谁能说一说7时,分针和时针分别指着几?生答后师表扬:你真是个爱观察的好孩子。师说明: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7就是7时。谁能像老师这样说。(4)请同学们再用刚才的方法,说一说:下面3个钟面上的时刻(8时、3时、6时)。(30秒同桌互相说一说。)生说时刻,师板书并引导说:8时分针和时针分别指向几?3时呢?6时呢?(5)观察这些整时的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同桌讨论。)谁能用一句话总结一下:整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的特点?师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这就是认识钟面整时的方法。这些钟面表示的都是整时。3、两种时刻表示法(1)同学们,请你们打开书84页,认真观察刚才的三幅图,看一看书上又怎样表示时这三个时刻的?那么7时,怎样表示?师小结:时刻有2种表示法:第一种是中文表示法,即“数字”加上“时”字,几时就写几;第二种是电子表示法.几时就写几后面加上两点再写两个0(通常电子表和电视屏幕上会使这种表示方法)4.动手操作,内化感悟新知。(实物演示)。你们通过多次观察,发现了整时时针和分针的特点,认识了整时,并会用两种方法表示同一时刻。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出色地解决下面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进行智力大闯关。对自己有信心吗?相信你们是最棒的。(1)教师拨学生认A、师拨9时、3时、6时、12时(生按师的要求记时)B、再拨12时,提问:当钟表上的时刻表示12时的时候,分针和时针怎么样了?(2)学生拨时、A、教师说时刻,学生拨钟。(边拨边说,分针指着几、分针对准几?)B、同桌合作,一人说时刻,一人拨钟,然后交换,看谁最快。C、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间,并说说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三、深化新知,应用提高。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认小明的时间安排表。1、(课件出示85页情景图)你们已经会认钟表。现在让我们走进小明的生活,看一看他一天什么时间都在做什么?请同学们帮他完成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