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课堂”教学新模式初探【摘要】创设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真正自主探究的能力为目标,师生和谐、课堂宽松、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纪律的维持者,是学生疑问的解惑员,是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者,这样一种师生在课堂中双解脱的新教学模式。以精心准备的课本配套知识点为契机,结合两本练习册把学生带进一个放手课堂的生物世界让学生在农村迟到的课改中真正实现自我价值。【关键词】放手课堂教学新模式五步走课改的风已经吹了这么久,可在农村真正能落实下来的却是少之又少,起初的我也是那么的不经心,每天课堂中的我总是重复着老一套教学模式。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早已习惯于老师怎么教,他们就怎么学,老师们怎么安排,他们就怎么照做,在课堂中他们完全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他们不愿自己去思考、不愿去发现任何的问题,更不愿自己亲自去寻找本来在课堂中属于他们的那份快乐和能力,因此长此以往,他们便对学习总是处于一种非常被动的”昏迷”状态。这种把学生弄晕的灌输式教学,使学生的思想已经被这种懒惰所束缚、禁锢。以致到了现在,孩子们由于从课堂中找不到他们的乐趣而对学习产生了更强烈的厌烦感甚至,有些学生厌学——逃课——逃学——辍学,这就给农村教育一线的老师们提出了一个研究性的课题。为了改变现状,为了拯救孩子们,也同样为了拯救自己,为了在课堂中把孩子们的头还给他们,为了让孩子们能学会自主,自觉的学习,为了能让孩子们发现自己的厉害,我大胆的尝试着创建了放手课堂“五步走”教学新模式,在整个过程的操作中学生就以两本练习册为主阵地,要完成四套题库的习题操作(包括课前预习题、课内探究题、课内检测题和课后练习册)和三次接触课本(完成课前预习、课内探究和课后练习的习题操作时课本都可成为他们辅助学习的工具),在独立与合作之后,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知识成为他们的俘虏。第一步课前预习学生:课下结合教师发放的“本节知识点”(每人一份)和布置的“课前预习题”(第一套题库),由学生在课下独立完成本环节。这个环节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课本,要求学生在预习教材的同时完成布置的预习题操作,有疑问的用“?”做上标记,并整理在反馈纸上。目的:了解本节大概内容,可用笔在书上简单的勾划出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知识要点,并在初读课本内容的同时找出自己的困惑,用铅笔在书上的困惑处暂时用“?”做上标记。教师:提前为学生准备好“本节知识点”,并在课前前一天将其发放到学生手中;“课前预习题”也要由班内的课代表提前告知全班同学。注意:教师的备战一定要及时、要实用、要详细,“本节知识点”能在学生初涉课本时为学生引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课前预习题”千万不要成为学生的负担,所选习题题量不能太大,而且习题一定要简单,要有针对性,要紧贴教材内容,完成的时间控制在大概15分钟左右。目的:使学生尽自己最大努力掌握本节的基础知识,以便作为课上探究的基础,用预习所得来解决课上探究的困惑,节省课内探究的时间第二步课堂探究——生生互动这一步用所用时间为25分钟,共分为三个环节。这一步每个环节都是在学生完成独立预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探究来完成的。课堂中学生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三名学生)围坐在一起,组与组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每组成员都是好、中、差的组合体(以此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互帮互助的教学理念)。每组学生课上必备的学习工具:一本教材、一份“本节知识点”、两本生物练习册。要求每名学生都要带着自己课前预习的收获全身心的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中(全体参与,分工合作,互帮互助,共同擦出学习中的“?”给他们所带来的困惑)。明确要求:学生在环节1和环节2之后,需完成的任务:1、通过组内互助擦除小组成员中独立预习课本及习题时留下的“?”;2、小组一起合作完成“课内探究题”。(提示:如果这些“?”仍有疑问,很难处理,不能用过多的时间在课堂完成,可以保留后整理在教师发放的“反馈纸”上反馈给教师)环节1:擦除课前预习题中的“?”(5分钟)本环节要求教师要提前到达教室,提前为课堂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提醒小组长在课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