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月考地理试题第一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我国资源的空间分布很不平衡,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先后制定了若干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据此回答1~2题。1、下列资源的调配,正确的是()A、由京广、京九线向南输送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和磷B、广西向广东输送的能源主要是火电C、我国能源输送方向,主要是由西向东、由北向南D、东北地区调往华北地区的资源有石油、煤和水资源2、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存在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差异B使东部地区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C.调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D.缓解东部地区油气供需矛盾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3~5题。3.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其划分的方法是()A.利用单一指标划分B.利用综合指标划分C.以行政区划为指标划分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划分4.甲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要及时获取湖泊面积变化情况,最快捷的途径是()A.RS技术B.GPS技术C.GIS技术D.实地考察5.图中乙、丙、丁三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甲、乙、丙分别代表“我国2002年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图”,读图回答6~7题。6、甲、乙、丙图与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搭配正确的是()A.甲图是东部经济地带B.乙图是西部经济地带C.丙图是中部经济地带D.丙图是东部经济地带7、由图可知()A.甲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因为其第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较乙、丙高B.甲、乙、丙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不大,因为它们的产业结构比重相差不大.C.丙的产业结构优于甲D.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越大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8~9题。8、图中②为()A.草原B.荒漠C.针叶林D.针阔混交林9、③②①环境的变化体现了()A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B、从赤道道两极的变化规律C、地方性分异规律D、干湿地带分异规律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国内出现了产业向海外转移的趋势,到2001年为止日本的上市公司中有一半打算把生产企业迁到国外。近年来中国成为吸收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读日本产业外移地区投资比率图,回答10~12题。10、从区域分布来看,日本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地区和增长最快的地区分别是()A.北美、亚洲B.欧洲、亚洲C.北美、其他地区D.欧洲、其他地区11、近年来中国吸收日本对外投资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A.劳动力、土地成本较低,市场广阔B.消费市场潜力巨大,资源丰富C.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较高D.便捷的电子商务条件,科技水平高12、日本产业的持续外移,对日本经济的可能影响是()①造成国内产业“空心化”②提高国内企业管理和技术水平③技术研究与创新能力减弱④本国失业率有所上升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08年黄河调水调沙,自6月19日开始,至7月3日结束,历时14天,为历次调水调沙流量最大的一次。据此回答13~14题。13、黄河调水调沙是通过“人造洪峰”将泥沙带入大海,其利用的外力作用主要有()①流水侵蚀作用②流水搬运作用③流水溶蚀作用④流水沉积作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4、黄河调水调沙多选在汛期来临之前,是因为()A.此时黄河水量最丰富B.可为汛期泄洪提供畅通的河道C.此时黄河河水含沙量最大D.此时黄河下游河段需水量最大15、两颗卫星同时运行,每隔9天可以覆盖地球一遍,说明遥感技术()1A.受地面条件限制少B.测量范围大C.手段多,获得的信息量大D.获得资料速度快、周期短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政府已投入82.79亿元人民币用于塔里木河近期综合治理,经过10年治理,塔里木河下游河道连续断流三十多年的状况已成为历史。据此回答16~17题。16、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能源十分丰富,这包括()①太阳能②水能③石油④天然气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7、造成塔里木河下游多年断流的原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