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引导学生感受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引发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思考。2、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教学重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教学难点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的真正内涵。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课件(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补充阅读资料:镭发现25周年的纪念日上居里夫人的讲话教学过程一、回味定格历史的“美丽”1、齐读描写居里夫人外貌的句子师:上节课,我们在法国科学院的讲台前,见到了美丽的玛丽居里,她出示课件:齐读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2、关注“坚定”与“淡泊”师:作者在描写居里夫人神情时用了哪两个词?生:(答)教师相机,板书:坚定淡泊她“坚定”的是什么?“淡泊”的又是什么?3、默读课文,寻找“美丽”内涵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让你感受到居里夫人“坚定”与“淡泊”?把它画下来,再读一读、想一想,作者是怎么写出她的“坚定”与“淡泊”的?二、品味坚定的“美丽”追求出示课件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导读预设1、在这段话中,哪个词让你感受到了居里夫人“坚定”的信念?2、他们这样“一锅一锅”地冶炼了多长时间?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师:几十万次的失败没有让他们气馁,恶劣的环境阻挡不住他们的追求,点点烧痕动摇不了他们的信念。板书:信念出示课件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1、师:请同学们听老师读,你听出了什么?生:(答)。你能把这种不容易读出来吗?2、这三年又九个月,如果折算成天数是多少天?假设他们每天工作10个小时,那么经过多少个小时才提炼出0。1克镭?他们是这么过的?3、师:成吨是多少?那0。1克镭又是多少?你们猜猜,你们看看笔尖上的那一小点,那一小点就是0.1克。这在写法上叫什么?那就大家把这种强烈的对比读出来吧。4、师:谁来说说你从“终于”一词体会到了什么?生:(答)5、师引导比较“成吨”与“0.1克”的悬殊,体会实验之艰辛,时间之漫长,失败的次数之多。创设情境说话,师生合作:经过3年又9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经过漫长与艰辛的过程,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经过日日夜夜的奋斗,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出示课件: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导读预设1、“侵蚀”是什么意思?是什么在侵蚀她的身体?是什么使她原本美丽的容颜在渐渐的隐退?是什么使她原本健康的身体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2、她默默地工作,心里在想什么?感受居里夫人为了科学研究的坚定与执着,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师:镭射线的照射让居里夫人的容貌不再美丽,你还觉得她美吗?为什么?生:(答)师:她把外在的美丽变成了课件出示:齐读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女孩,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导读预设1、读了之后,你发现它是一个什么句子?生:(答)2、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引发学生对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思考.3、请同学们带着深深的敬意,和老师合作再读这句话。三、感味淡泊的“美丽”人生出示课件: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次若贝尔奖。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