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活动《门板上的画》活动目标:1、能根据故事的内容,推测画面与角色的关系。2、学习故事的艺术语言,运用较恰当的动作、表情、语调表现自己对角色的理解。活动准备:教学挂图活动过程:1、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关注。“门板”是指什么?想听一个关于“门板上的画”的故事吗?2、教师分段讲述故事,并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1)教师讲述故事的第一部分(从开头讲到“好的,明天见”)。小猴为什么会在门板上画画?小猴会在门板上画什么呢?(2)教师讲故事的第二部分(从“第二天”到“小蜜蜂飞走了”)。小猴子在门板上画了什么?把谁引来了?小蜜蜂是怎么说的?为什么引来小蜜蜂,不是别的动物?请你学一学小蜜蜂和小猴说的话,注意他们说话的语气和表情有什么不同。(3)教师讲故事的第三部分(从“还是画草地吧”到“小鸟飞走了”)。小猴把门板上的画擦掉了,又画了什么?又把谁引来了?小羊是怎么说的?请你来学一学小羊和小猴说的话,注意他们说话的语气和表情有什么不同。这草地能把小羊引来,还会引来谁?为什么?接着小猴又画了什么?把谁引来了?小鸟怎么说的?(4)幼儿讨论:小猴要在门板上画什么才能让小狐狸找到他的家而又不会被其他小动物误会了呢?幼儿充分讨论完后教师再讲述故事最后部分。3、教师完整地把故事讲一遍,请幼儿欣赏。活动延伸:提问:如果小猴邀请熊猫来做客,请小朋友想想小猴应在门板上画什么才能让熊猫很快找到他的家?小任务:请小朋友想一想你们想请什么小动物来你家做客?然后请小朋友回家为你想邀请的小动物来设计门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