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红领巾”真好杨屋第一小学二(1)班骆力群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借助插图,了解课文内容。3、培养学生的爱鸟、护鸟的意识。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生字“跃”和“蹦”字。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3、学习课文第一小节。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新课,大家齐读课文题目,你们发现今天的课文题目有什么特别?(多了个双引号),“红领巾”为什么加上了双引号?“红领巾”指什么?二、初读课文。1.轻声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音。2.标出课文的小节,圈出生字并大声读一读。三、检查初读情况。1、师:同学们刚才读得特别认真。鸟妈妈十分高兴,她把生字宝宝送过来跟我们一起玩了。,谁来跟它们打声招呼?(指名生做小老师带读,齐读,开火车读)通过多种方式的读,检查生词的读音。2、师:看到同学们读得这么起劲,生字宝宝也特别兴奋,它们把帽子都摘下了,谁的眼睛最厉害还能喊出它们的名字?(指名生读,男女读)4、师:同学们,你们清脆的读书声又吸引了另一群可爱的小鸟,我们一起跟它们打声招呼吧!(齐读生字)5、指名生说说如何记这些生字的字形。6、口头组词。16、师:小朋友,鸟妈妈为了不让鸟儿们影响我们的学习,她们都到森林里唱歌去了,待会我们也去参加它们的盛会好吗?7、提醒学生注意“跃”是整体认读音节,指导书写生字“跃”和“蹦”。师范写,生仿写。8、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注音纠正错误读音。四、学习第一节课文。A、师:同学们,鸟妈妈看到大家学习的热情这么高涨,她出了个问题考考我们,现在请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解答这个问题,每个小组采用自己小组喜欢的方式边读课文边画出有关的词语。B、小组汇报学习情况。1.师:师随机出示第一节第一句,指导朗读,要读出设问的语气。a.师:提问:从这节课文中哪些词看出小鸟最快乐?b.指名生朗读课文,说出表现小鸟最快乐的词句。(叽叽喳喳、蹦蹦跳跳,一会儿唱歌,一会儿梳理蓬松的羽毛)c.师指导朗读:清晨,小鸟快乐地唱歌,蹦跳,它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我们要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朗读第一节。(齐读、分组读、个别读)。d.出示“我会说”和“我是小诗人”进行语言训练。e、练习:我会填。f、指导背诵。五、小结课文。六、作业布置(略)26、“红领巾”真好板书设计:小鸟——-——红领巾可爱?第二课时略教学反思:2《红领巾真好》一课是一首清新优美的儿童诗,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实际,语言生动活泼。整篇课文采用了拟人的手法,为人们展示了一幅清新、活泼、动人的画面,唱响了一曲人与自然合谐相处的美与爱的赞歌。面对二年级的小学生,如何让孩子喜欢语文,走近语文,品味语文?一开始我让学生们整理好自己胸前的红领巾,明白谁就是“红领巾”,并自始至终贯穿全文,让学生明白自己就是红领巾,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等。并设置了“知道这群可爱的红领巾是谁吗?”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学生在这样乐意融融的情境中,开始学习课文。在明白了“红领巾是谁”后,我自然地引出“仔细观察,这篇课文的题目跟以往的有什么不一样?你想知道什么?”,在质疑问难中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求知的意识。因为学生的好奇心很强,他们自然地顺着老师的引导,带着问题去读课文。从文本角度看,只有学生在很好地解读了“小鸟”之后,才能从“小鸟”这个侧面真正感悟到“‘红领巾’真好!”。新课标中指出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在重视他们的情感体验基础上生成的”。所以教学中我在充分挖掘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发挥诗歌利于朗读的优势,其实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尤其是通过学生集体读,个别读,自由读,问答式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合作读、表演读。在读中悟,悟中读,既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又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体会小鸟的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中的问答读,更是激发了学生读的兴趣。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背诵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