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集体中学会分享案例实录:上幼儿园了,老师对家长说:带一些孩子自己的玩具来吧,让孩子在集体中学会分享。于是,一部分重视教育的家长赶紧将家长孩子喜欢的玩具带到班级,尝试让孩子在集体中收获分享的快乐。自主游戏时,孩子们在玩具框里寻找自己喜爱的玩具,幼儿着急:“我的玩具被拿走了……、我的玩具被***弄坏了……、***抢我的玩具……”。教师救火:“***,把玩具还给人家……老师帮你修理玩具……、***不可以抢玩具……、***你的玩具为什么不带来和朋友一起分享……”分析:分享成为幼儿随意拿同伴玩具玩的理由,成了幼儿产生矛盾的集中点。由此想到:分享是建立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的,不要让分享玩具的活动成为孩子争夺玩具战场,成为老师不停地帮助孩子学会“分享”,分享不是行政命令,分享是具有自定规则的一项活动。分享的过程必须经历有分享人提供具体物品——共享人有所需求——分享人愿意共享——共享人给予分享人快乐体验——分享成功。反思:分享的目的是什么?是共同享受,是涉及分享人和共享人相互认同的一种快乐。我们的分享玩具就是为了达到大家快乐的一种措施?反思现在我们的分享玩具。更多的只是关注了分享的表面:如物品是否能够给予别人或共同使用,却忽略了真正的分享的主体——分享人和共享人的快乐体验。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来看看现在我们班级中的分享是怎样的一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