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1、教学主要内容《字母表示数》2、教材编写特点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的理解,是在经历运用字母表示具体情境中数量关系的活动中实现的。教材创设丰富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3、教材内容的核心数学思想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能力。教材设计了多个情境,通过这些情境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作用教材通过青蛙儿歌、师生年龄、摆小棒等情境,说明可以用字母表示数、表示运算定律和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既简洁明了,又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二、学生分析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生已接触了很多字母,对字母很熟悉,而且已经有了较浅的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单位的知识基础。2、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该内容的经验;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学生已经会用字母表示数和表示单位了,只是很简单;3、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第一个困难会出现在用字母表示师与生、学生与家人的年龄关系;大的困难应该是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4、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和学法分析: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通过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进行学习,掌握新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用学生喜欢的学习方法进行教学组织,如: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探索,通过同桌、小组的交流和讨论进一步探究和巩固新知。三、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会用字母表示数、常用的运算定律、公式和简单的数量关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学习,引导学生探索、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通过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感悟初步的代数思想。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洁美,激发学生对代数知识的兴趣和主动探索、团结合作的精精神,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用字母表示数和简单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五、课前准备:小木棒、课件(一)、课前谈话有一句广告词是这样说的:将复杂的问题变简单,那是在为社会做贡献!今天的数学课,我们也来试着将复杂的数学表达变简单,好吗?(二)、导入新课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自己小时候学的一首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青蛙两张嘴……你们能接着读下去吗?(生读)怎么不读了?照这样读下去,能读完吗?你能用一句话表示这首儿歌吗?出示:()只青蛙()张嘴(生答)同学们都是用文字表述的,能不能用字母表述呢?(生答)我们来看n只青蛙n张嘴,能不能代表这首歌?如果n是10,()只青蛙()张嘴。如果n是25,()只青蛙()张嘴这里的n可以表示哪些数?(1、2、3、4.等)看来n可以表示任意自然数。我们用n只青蛙n张嘴,一句话就概括了这首说不完的儿歌,既然用字母表示数这么简明、方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三)、新课理解用字母表示数也有局限性通过一首儿歌我们知道字母可以表示任意自然数,那是不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字母都可以表示任意自然数呢?现在我们先一起来做一个猜年龄的游戏。指名问一个同学几岁了如果老师告诉你一句话,你肯定一猜就中。老师比你大24岁,老师多少岁?那明年你几岁?老师又几岁呢?下面请同学们组学以下问题并完成下表。1、填写下表;老师比小丽大24岁小丽的年龄/岁老师的年龄/岁(写出算式)1112…………b2、小组交流讨论:知道了小丽的年龄怎样求老师的年龄?观察你填写的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么?b表示什么?b+24表示什么?(含有字母的算式可以表示老师的年龄,还可以表示两个人之间的年龄关系。所以这里b+24,既表示一个数量,又表示数量关系。)b可以是任意自然数吗?为什么?3、汇报交流结果。看来用字母表示数,字母的大小有时候也是受限制的。所以字母到底表示什么数,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出示自学提示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体会了用字母不但可以表示数,还可以表示数量关系。其实,我们还可以对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进行简写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86页阅读教材,完成你手中的表格。1、填写下表;摆一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三角形个数需要小棒个数(写算式)123…………a2、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