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一、“两弹一星”1、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导弹研究方面的成就4、航天技术的进步二、籼型杂交水稻3、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原子弹爆炸后的广岛,只剩下一片废墟一、“两弹一星”背景:①、新中国遭受“核威胁”“没有核武器的国家,不是大国。”——戴高乐②、苏联拒绝帮助中国研制核武器。斯大林绝对没有想到,还在苏联第一次核试验之前,中国就知道莫斯科已经掌握了核技术,甚至提出了参观核设施的要求。斯大林拒绝了刘少奇在1949年8月秘密访苏期间提出的这一要求,作为补偿,苏联人请中国代表团观看了有关核试验的纪录片•1、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1964、10)•它相当于20000吨烈性炸药(TNT)的爆炸威力。•我国是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1967年6月,中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它相当于百万吨烈性炸药(TNT)的爆炸威力。国名法国美国前苏联中国时间8年7年4年世界主要核国家从研制原子弹到氢弹所需的时间2年零8个月“两弹元勋”——邓稼先材料一:邓稼先接受了研制原子弹的任务后,对夫人说:“从今以后,我的生命就交给了这个工作。家中的事和两个孩子我是不能管了。”材料二:在研制原子弹的过程中,邓稼先经常在最关键、最危险的环节(如插雷管)亲自操作。并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的工作人员下命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后来,在一次实验的事故中,他遭受核辐射,1986年不幸去世。想一想:以上的材料表现了邓稼先拥有哪些崇高的品质?崇高爱国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想一想: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1、我们发展数量有限的核武器,是为了加强国防力量,保家卫国。2、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维护世界和平,必须以实力作为基础。想一想:我国使用核武器的原则是什么?1、我国在任何情况下,绝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2、不拿原子弹进行“核威胁”,不搞霸权主义。1974年,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研制成功核潜艇以核反应堆为动力核潜艇能续航20万海里,自持力90天,隐蔽性好、航速快、活动范围广,有效地对敌人进行“二次打击”。原子弹、核潜艇的研制成功,使我国最终在国际上奠定军事大国的地位。2、导弹研究方面的成就原子弹研制成功后,外国有人嘲笑我们“有弹无枪”,即没有运载工具。美国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导弹的研制,用了13年。所以,美国估计我国至少要花10年才能研制出导弹。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远程导弹(射程3000—8000公里)•洲际导弹•(射程8000公里以上)地对地导弹地对空导弹1970年,“长征1号”火箭将“东方红1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卫星与运载火箭对接想一想:卫星有什么用途?通讯气象勘探资源侦察全球定位……4、航天技术的进步•①、多次成功发射多种卫星;•②、掌握一箭三星技术;•③、用自己的运载火箭为外国发射卫星;•④、1999年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⑤、2003年,载人飞船“神五”•⑥、2005年,载人飞船“神六”•⑦、2007年,“嫦娥一号”•⑧、2010年,“嫦娥二号”2003年,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杨利伟在太空展示了中国国旗和联合国国旗,表达了中国人民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的美好愿望。按计划,杨利伟在太空有5小时的休息时间,但他只睡了半小时。他说:“首次太空飞行,机会太难得了,我要尽可能地体验太空飞行,为战友们将来上太空做准备。”杨利伟在太空中展示航空工作日记杨利伟在太空经历21小时后,安全返回祖国。如果你见到杨利伟,你会对他说什么?杨利伟步出返回舱2006年,成功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费俊龙、聂海胜115小时的太空飞行,出色完成了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2007年,承载着中国人千年奔月梦想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向月球飞奔而去。“嫦娥一号“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物质元素的分布、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嫦娥一号”拍摄月球表面的照片二、籼型杂交水稻杂交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