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公民吗?(认识自己)活动目标:1、明确公民的定义,知道公民素养的内涵。知道良好的公民素养形成对整个社会的进步来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2、能提高自身的公民素养,争当优秀的小公民。活动过程:(一)课前导入:听写一个词语——“公民”,解释一下你理解的“公民”这个词。师总结: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二)学习新课1,公民权利师:那么,作为国家主人的小公民,你们都享有那些权利呢?师:有人身权、人格尊严、受教育、受监护的权利、继承权、劳动权、赡养权…………等等既然我们享有这么多权利,是不是就得保护我们的权利不受侵犯啊?同时也要注意不去侵犯别人的权利!我们大家都要做个勇敢的小公民,敢于同侵犯他人权利的行为作斗争。师:下面我让大家看几幅漫画图,看看这些事件,哪些权利受到了侵犯?(先让学生自己说说,通过漫画看到了什么,悟出了什么道理)漫画1:漫画中的石强,因工作摩擦多次欺骗刘非侵犯刘非个人权利,得到公安机关的治安处罚。漫画2:同学们看到漫画中那个人大汗淋淋的拉着好多的钱,信用卡。但是他拉的这些钱财是他自己的吗?不是!以诈骗罪,非法侵占他人的钱财,侵占了别人的人身权利。漫画3:小时候作为孩子享有受监护权,需要被抚养等人老的时候也有赡养权,我们以后还要再赡养老人。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的我们生活中还有些什么样的侵犯公民权利的案例呢?<口头举例子引导学生自己去说说侵犯他人权利的事件>2,公民义务师:我们大家都知道作为国家的小公民,我们享有了很多的权利那么国家公民除了享有权利之外还有什么啊?————<引导学生说出“义务”>师:作为国家主任的小公民,还有那些规定的义务要履行?<引导学生自由回答>总结:遵纪守法,爱护公共财物,遵守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等等3,公民素养公民素养应该是面向全体公民的一种最基本的标准和要求。公民素养是指公民的品质和道德,它包括公民的素质和修养。涵盖了公民的道德、情操、言行举止、文化底蕴、奉献精神和法律法规意识、社会公德意识及自我约束意识等等。公民素养中的“素养”,是从英文Literacy翻译而来的,有人把它翻译为“素质”。在英文中,Literacy的基本含义是能读会写,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有文化”。但在现代社会里“公民素养”指的是以下几个方面:一、具有民主的知识。二、彼此尊重与包容。三、保持温和与理性。四、服从多数尊重少数。五、自治与自制。六、参与公共事务。简单概括为24个字:民主知识、尊重包容、温和理性、服从素养、自治自制、参与公事。一般来说,公民素养的形成是渐进的过程,是社会性发展的过程,是指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的进程中在态度知识能力方面与社会相适应并和谐发展的动态过程。社会性的发展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公民素养的标志。因此,关注公民的社会性发展,对良好的公民素养形成以及整个社会的进步来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4,做合格小公民师:作为国家小公民的你,都有哪些责任?<学生自由回答发言>师:同学们都说了好多的责任,都说到了,可是你们做到了吗?现在,你们就在心里默默的想一下你自己,你是一个合格的小公民吗?(给学生时间自己思考)(三)拓展延伸师:现在大家就来写一写,想一想:通过我们这节课所学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再联系一下过去你们的生活学习习惯和行为。静悄悄的在纸上写下自己过去做的不好,需要改正的地方。师:“做一个合格小公民,你还有那些不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