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课堂,魅力无限课堂改革是新课程、新理念下的必然产物,是新教育理念的必然趋势。我们张集小学着力推行的活力课堂“三目标,五环节”教学模式,确实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堂上打破了以前那种沉闷的气氛,变得敢说、想说、抢着说,他们在课堂上的发言虽然不是那么尽善尽美,但是,在交流中增强了自信,因为自信就成功了一半,有的发言闪烁着智慧的星光,有的则是积极思维的结晶。学生学习有了激情,文章中作者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就会产生共鸣。“情感为纽带是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师生的情感随着课文情感的起伏而推进、延续。课堂教学因有了情感纽带的牵动、维系,变得更富诱惑力”。作为一名从教二十多年的老教师,我正从课堂上走出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困惑,寻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出路。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教学之路,我不禁想到:人的思想是要与时俱进的,我们张集小学的活力课堂教学就是“新瓶装旧酒”,把文章中不会变的情感和字词本身的魅力,用现代教学理念、新课程倡导的方法将他们更好地呈现出来。所谓的活力课堂,我想大概的要求也就如此。抓住作者情感,让隐藏在文本中的内涵脱颖而出,并不断凝聚升华。我在教学《画家和牧童》这篇课文时,在导入课题时,我有意将课题中“画家”两字,用大号字体显示,有学生问:“老师,你为什么这样写课题?”另一个学生说:“因为画家的本领大,牧童可能没有什么本领呗。”还有一个学生说:“画家是大人,牧童是小孩。”一石激起千层浪,此刻已对这两个形象充满好奇,有很强的情感呈现。接着,引导学生走近戴嵩,理解“著名”。学生只有了解了戴嵩是一个技艺高明的著名画家的戴嵩,却能虚心听取一个小小牧童意见的美德,同时体会牧童敢于挑战权威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小组合作学习第一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一……就……没有不……争着……理解“著名”。在全班展示过程中,学生抓住“浓墨涂抹、轻笔细描”来表现戴嵩技艺的高超,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想用栩栩如生、妙笔丹青这两个词来夸夸戴嵩技艺高超。”正当这时,我出示了牧童说的一句话“画错了,画错了!”以及戴嵩说的话“多些你的指教”。学生齐读这两句话后,有一个男生站起来质疑:“为什么这么有名的画家却向一位小牧童致谢?”我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3分钟,同学们各抒己见,小组长把最好的答案整理好了,准备在全班展示。学生说,大家都认为画家的画无可挑剔的时候,小牧童竟大胆地指出大画家的错误,这件事出乎大家的意料,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牧童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可贵精神。答案比较精彩的学生,给小组加两分。同桌合作分别扮演画家和牧童朗读课文,体会两人的不同个性魅力。在教学中,课堂上师生角色的转变,为活力课堂提供了展示的舞台。整节课都是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展示,老师只作适当的点拨和引导。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更是无限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比、超、赶的学风,打分制调动了小组每个成员的积极参与,增强了小组的凝聚力,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每一节语文课用不同的方式交叉进行评价,或用“春暖花开”,或用“枝繁叶茂”,或用“硕果累累”等方式评价计分,每天一计算,每周小积累,每月大积累,评出的周冠军、月冠军及时给予不同的奖励。这样学生集体意识增强了,学习潜力最大限度地被激发出来了。我在课堂上创设不同的情境,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学生在比较宽松的语言氛围中畅所欲言,有感而发,彼此的思维间碰撞了活力的火花,对于学生在这种情景中真正感受到的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可贵精神。我很好的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组内互帮互学,由组长分配任务,在自学指导的引领下,按时完成自学交流任务。学生展示过程中尽量把机会让给学困生,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我班学生张泽讯,学习基础差,对学习无兴趣,组内交流时闭口无言,让组长很为难,而现在全班展示时,全组成员都推荐他代表小组发言,他不负众望,为小组挣了不少分,他感叹道:“活力课堂,让我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二年级下册课文第六组专题是培养学生优秀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