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画线段图整理信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画线段图表示实际问题的条件和问题,学会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说明解决问题的思路,并正确列式解答。2.使学生经历画线段图表示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画图的作用,培养利用几何直观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3.使学生主动探索问题解决,体会数学方法的作用,产生对数学方法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了一些用线段图表示题中信息的基础,本节课要让学生意识到、形成这种(用画线段图整理信息的)策略,最终在解决问题中能够积极使用这种策略。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感知、理解这种策略时,比较容易接受,但还没有形成一种策略意识和自觉地运用到平时的解决类似问题的过程中的习惯。本课的教学要让学生形成主动的选择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习惯,形成利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以及形成策略选择和应用的意识,通过探索活动,回顾与分析变式与对比、感悟与体验等渠道,逐步使学生对“画图”策略达到深刻理解和掌握的目的。三、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画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难点:学会画线段图表示题意。四、教学活动1、直观铺垫、唤醒旧知通过比较,让学生感知(画图)的直观,同时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提问:(1)两把尺比较长度有多种方式,如:文字表述,实物演示,线段图表示,哪种方式比较直观?(2)两人的邮票数比较可以有多种方式,如:文字表达,实物演示,以及示意图、线段图等,哪种方式比较直观?引导学生发现:用画图的方法更加直观,简洁明了。【讲授】激发需要,感知策略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画线段图整理信息的需要,引导学生感知画图策略。出示题组:(1)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两人的邮票同样多。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2)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提问:第2小题解决起来比较难?为什么?引导:那你能想到什么办法,解决问题呢?(画线段图)1.画线段图整理信息怎样把这些条件和问题在线段图上表示出来呢?引导:(1)题中共有几个数量?要画几条线段?(结合交流,画出两条线段)(2)请学生在课本上把线段图填写完整。交流:你是怎样填的?2.借助线段图分析关系提问:分析时,看文字表述,还是看线段图比较好?为什么?看线段图同桌互相商量商量,准备怎样解决(引导学生联系线段图,理解数量关系和确定解题思路)(1)用总枚数减12枚,就是小宁邮票枚数的2倍,可以先求小宁的枚数,再求小春的枚数;(2)用总枚数加12枚,就是小春邮票枚数的2倍,可以先求小春的枚数,再求小宁的枚数;提问:这两种解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都是把两个不相等的量,转化成两个相等的量)提问:你觉得画线段图不仅可以表示题意,对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处?(便于分析)3.解答检验(1)让学生将解答过程写在书上。并指名学生说说是用哪种方法解答的吗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2)提问:要想知道解答对不对,可以怎样检验?(另解法、代入法)让学生进行检验。【活动】回顾反思、完善策略(1)回顾分析、解题、检验的过程,你有哪些体会?指出: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了条件和问题,简洁明了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有利于找到解题思路。这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我们把它叫做“画图”的策略(板书课题)(2)丰富策略。引导回忆,丰富对画图策略的感知。“其实大家对画图策略并不陌生,我们以前的学习中就曾使用过,想一想,以前在学哪些知识或解决实际问题时曾经运用过画图的方法?”结合交流,再现一些以前的知识,(关于倍的问题,四上的周期现象,画图解决实际问题……)【练习】巩固练习1.完成“练一练”,看图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解答。交流:列式解答并检验,指名板演。说说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先……,再……)把结果代入原题怎样检验?比较:与例题比较不同点和相同点。2、练习八第1题。读题目,按要求补充线段图。学生看图独立解答。交流:你是怎样完成线段图的?说说解答过程和想法。3.练习八第2题。(1)说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和第1题的条件有什么不同?想想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什么?(让4条花边一样长)怎样做能使4条花边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