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1、发声训练2、学习歌曲《龙船调》及对作品的处理教学目的:1、情感目标:学习并演唱湖北民歌《龙船调》,体会歌曲的艺术气息和地方特点。2、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此歌,加强学生对发声、吐字、节奏重要性的认识。3、技能目标:灵活渗透歌唱的姿势与歌唱的气息知识,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状态和歌唱习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并初步掌握湖北民歌的风味2、难点:歌曲中湖北味的咬字学唱教学方法:讲解、分析、启发的教学法教具:钢琴、歌谱、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一、新课讲授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导入进行发声训练1、哼鸣练习目的与要求:体验头腔共鸣和声音靠前的感觉,使其获得声音的高位置。a、身体自然直立,两肩放松,吸进适量气息并注意深的呼吸支点。b、嘴唇微闭,上下牙稍分开不要咬紧。c、哼唱时感到声音集中在鼻腔上方。d、不论音的高低,都始终保持这种高位置的感觉,这对上下声区的统一很有益处。哼鸣练声曲:5432|1-||2、li音及带ya音练习目的与要求:练习打开头腔共鸣,帮助找到高位置,打开喉咙形成管状,上下一致,声区统一,用闭口音联系闭紧声带,并且较好地带动a母音(开口音)的练习,喉咙打开,上下畅通好似一根管子。练声曲2/41234|li跟着老师及钢琴进行集体训练,继而分组比拼歌唱学习前必要的准备工作,为学生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奠定基础5432|1234|Yali5432|1-||yali新课教学第一部分介绍歌曲由来1、提问:同学们对《龙船调》有没有一些了解?2、老师总结:《龙船调》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是我们湖北的民歌,主要流传在恩施利川一带。学生自由回答在经过学生思考后,无论回答的内容对与错,都已经有了一定的印象,再由老师总结,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及记忆《龙船调》的由来第二部分学唱歌曲一欣赏欣赏彭丽媛《龙船调》宋祖英世界演唱会《龙船调》问:请同学们对比一下这两首歌曲的演唱者在演唱中有什么不同的处理?那种更有湖北风味呢?(歌词表达宋祖英的更有湖北风味,最大特点:只有平舌音及一些方言字)认真欣赏,并点同学回答问题1、带有问题的欣赏,更能提高学生欣赏时的注意力2、用对比的形式更容易体现对歌曲中字的不同处理,歌曲的展现就会不同二唱谱今天我们就一同学习一下具有我们湖北风味的《龙船调》全班分为两大组进行比赛,采取每环节计分制。1、老师示范演唱一遍2、带学生跟琴演唱两遍3、学生分组练习后,各派两名代表唱谱,并又老师指出问题,并由老师解决。4、讲解曲中较难节奏型:一拍切分音及前倚音。5、对各组演唱给予评分1、全体学生跟着钢琴唱谱两遍2、学生分小组(4人一组)练习3、两大组的各代表学生进行唱谱4、分组演唱1、通过以比赛记分的方式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与音乐实践。2、高中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奠定了一定的简谱识谱能力,因而现在的学唱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由老师帮助解决节奏较难部分。新课讲授第二部分二学词及1、由老师示范如何“读词”,请同学们将有特别读音的字圈出来2、解释其中需要注意的一些读音,如:正、是、啥、着、1、学生认真听老师读,再将与普通话不同读音的字圈出来2、与老师一同练习歌曲读词1、因此部分的语言学习是此曲学习中最特别、最重要也是最难得一个部分,所以所花费的学唱歌曲带词歌唱艄及特别读音的“雀”、“哥”3、引导学生一同带词演唱3、分组练习4、分组一同读一遍5、各组再派出不同的代表进行此环节pk6、跟着琴一起慢唱此歌曲7、再次分组自行练习演唱,最后分组pk。时间最长,练习的时间也最多,再分别学习了读词及唱谱的环节后,带词歌唱就不再是最难得部分了,相反学生则更容易将歌曲准确的演唱出来!三分男女生对唱表演1、请同学们再次读谱,问:乐谱当中是不是有男女对唱的部分?2、请两组同学分别来演绎一下对唱版的《龙船调》,可创编一些动作在表演中。(主要问题在于两人之间的配合能不能衔接好歌曲,让歌曲既生动又流畅!)1、学生自行分组练习对唱2、到台上进行展示,并且为今天课上两组最后的pk环节最后的练习回归到拓展学生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