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单元复习:苏俄(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17--1941)基本内容•(1917—1921年)建立国有化经济•(1921—1925年)恢复工农业生产•(1928—1941年)建设社会主义经济1.苏(俄)联农业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实质是什么?有何启示?•变化•①十月革命后苏俄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②1918年—1921年实行余粮收集制。•③1921年春,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推行粮食税;有限度地允许农民租佃土地和雇用劳工。•④1927年推行农业集体化。•实质: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启示:农业政策的制定,必须切实维护和保障农民的利益;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2.苏俄新经济政策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有何共同之处?•①背景:经济困难•②目的: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③内容:从农业开始;发展多种成份所有制经济•④作用:取得巨大成效。3.苏联的工业化建设与西方工业化进程相比有哪些不同?•①部门:苏联从重工业起步,西方由轻工业开始;•②主导:苏联是国家发挥主导作用,西方是以私人为主体;•③资金:苏联的资金是从农业中获取,西方是通过殖民掠夺、海外贸易积累。4.斯大林模式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启示?①要遵循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②农、轻、重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③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宗旨,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