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芦笛》第二课时教学反思武汉市光谷第五小学张为芬在我校五行课堂模式探索热潮中,作为小学高段六年级的一名语文教师,我在“合作和谐”模式上做了一些尝试。10月份我在学校展示了一节公开课,武汉市教科院罗昆霞主任、学校孔徳勇校长和陈腊香副校长听了这节课。上课之前虽诚惶诚恐,但想到专家们能给我指导点拨让我进步,就放松了些。上课之后静静反思,感触颇多。一、深研文本,锁定目标《爷爷的芦笛》是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三次笛声”为线索来构思全文,新颖独特;以大量环境描写来造大海之凶猛可怕之势,烘托人物紧张害怕恐惧心理以人物动作、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心理;以爷爷借故看潮汛让强强独自接受磨砺促其成长来凸显主题,可谓匠心独运。基于对文本的理解,我用两节课时间来完成此课的教学。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词,整体感知,并学习课文的第1——6自然段,品析第一次和第二次芦笛声的句子。第二课时学习第三次芦笛声内容,品环境,析心理,悟主题;学习抓关键词句品味文章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走进人物的内心,感受人物的心理活动学习间接描写心理活动的方法以及用自然环境烘托人物心理的表达方法。以上知识与技能目标从内容、学法、表达等角度确定。从过程与方法的角度说,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以求课堂上形成以生为本的和谐课堂;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角度就是让学生从中悟出人生的哲理,懂得一个人的成长必须经受艰苦的磨砺。二、深度打磨,亮点闪现1、以学定教。课堂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基础来设计实施,以学定教。首先做到优化设计。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处理上,我反复琢磨,认真比较,力求设计最优化。为突破本课的重难点,我将课文的八、九、十自然段进行了分解将其内容分解为环境和强强的表现两个部分,变成两个板块“品环境”、“析心理”,在后一板块设问:“八、九、十自然段如果仅仅写强强的表现,不写环境你觉得好吗?”来串起两部分,将其融为一个整体,让学生体会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心理的作用,从而学会这种表达方法。其次做到以生为本。在这堂课上我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学生也享有板书权。“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两个板块的教学过程中,我均让学生按独立探索——小组合作——展示交流的模式来学习。这样将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亲近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在整理归纳进行板书时,我让学生将想到的此时大海画面的四字词语及强强恐惧紧张心理时的四字词语有序地板书在黑板上,将学生的丰富积累进行展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课堂的成就感。2、以读促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课堂上我让学生进行了多种方式的读。比如学生独立探索时静心默读、小组合作时小组轮读评读、展示交流时感情朗读,真正做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思。特别是学生在展示交流时,我适时点拨、撩拨孩子们的朗读欲,孩子们在理性地深入了解文本内容后,深刻体悟文中环境与人物,还原文章的本色,通过正确处理停顿、语调、语气,再现文本内容。比如孩子们在读第八自然段时,紧紧抓住“狂吼”、“摇撼”、“波峰浪谷颠簸”等读出了当时大海的凶猛与可怕。课堂上,孩子们生动逼真地模拟”哗——哗——“海浪声的朗读,入情入境,将所有听者带进那个惊涛骇浪的夜晚。3、说写训练我校五行课堂“合作和谐”模式的最后一步就是拓展训练。在语文课程中,听说读写思的训练一般贯穿于整堂课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文本采取不同的训练方式,在适合的时间予以有针对性的训练。此课教学中,整节课都有听说读思的训练。在学生展示交流完两大板块后,重点进行了说写训练:(1)说话训练:在强强听来,这悠扬的芦笛声又仿佛是爷爷在嘱咐着什么。爷爷会说些什么呢?此处说话训练及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让学生充分而深刻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