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教学设计鸡西市田家炳中学姜胜红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联系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2.通过课堂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3.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猜测、探究、论证能力及交流协作能力。(二)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经过观察、猜测、实验、归纳、总结从而获得化学结论的过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从生活视角观察二氧化碳的存在及用途,再从社会视角分析其使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2.联系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3.通过对温室气体之一的二氧化碳的介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二、学生分析:在开始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一些二氧化碳的知识,但是缺乏系统的学习,由于学生对二氧化碳比较熟悉,所以很感兴趣,充分培育和利用好学生的这些兴趣,将使教学更轻松。课程的开展一方面是让学生对二氧化碳有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是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让学生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实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教材分析:本节课安排在碳的几种单质之后,从本节课开始研究碳的化合物,二氧化碳的性质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学好二氧化碳的性质,既巩固单质碳的性质,又为学后学好酸碱盐等知识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难点: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掌握及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问题情境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提问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什么?2.如何收集?如何验满?提出问题思考、口答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二.引课近年来地球气温正在逐渐升高,什么原因使地球气温如此变化呢?这就是二氧化碳在作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引出课题思考引出课题三.内容1物理性质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制取并展示一瓶二氧化碳,演示课件。提问:二氧化碳有哪些物理性质总结板书观察思考学生展示理解记忆培养观察能力、总结能力及表达能力。2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然烧,也不支持燃烧(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指导学生演示给出结论板书观察现象使学生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指导学生实验板书观察现象回答使学生感受到身边的化学。3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①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②、二氧化碳的用途。③、温室效应。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回答问题阅读、讨论、学生展示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碳的存在及用途,再从社会视角分析其使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4实践应用动动脑演示课件点拨、让学生解答解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小结学生小结请学生谈谈体会和收获谈体会和收获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6布置作业第129页第1题第130页第2、3、4、5、6、7板书设计§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一、物理性质:三、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①、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②、二氧化碳的用途。二、化学性质③、温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