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时芳草鲜美,儿童放纸鸢(yuān)于村外;春花绚烂,妇女戏秋千于杏院。小姊妹或三三五五踏青陌之上,寻芳水滨。桃红柳绿,日丽风和,一年节令,此为最佳时也。——选自《临朐(qú)县志》【注释】①姊:姐姐。②陌:田间小路。③滨:水边,近水的地方。【文白对读】你看,春风拂面,绿草如茵。那村外的草地上,孩子们正在放风筝;那杏园里,有女子在荡秋千。还有外出游玩的,三个一群,五个一伙,踏着青青的小路,去那芳草萋萋的水边。那儿桃红柳绿,芳草如茵;那儿风和日丽,春意融融。在一年当中,此时的风光是最美、最动人的心弦。第二单元《精卫填海》【文言文】又北二百里,曰发鸠(jiū)之山,其上多柘(zhè)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huì),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xiào),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于东海。——选自《山海经》【注释】发鸠之山:山名,旧说在今山西省长子县西。②柘木:柘树,桑树的一种。③文首:头上有花纹。④其鸣自洨:它的叫声很像自己呼叫自己。⑤少女:小女儿。⑥堙:填塞,堵塞。【文白对读】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发鸠山上生长着很多柘树,有一种鸟生活在那里,它的外形长得很像乌鸦,花脑袋,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字叫“精卫”,它的叫声很像自己呼叫自己。这只鸟原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女娃在东海里游历,淹死在海里而未能回来,因而变为精卫鸟。它常常衔西山的树枝和石子,来填塞东海。第三单元《牛郎织女》【文言文】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zhù)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suì)废织衽(rèn)。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涉(shè)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kūn),相传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汉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选自《月令广义》【注释】①机杼:机,织布机;杼:即梭,织布的梭子。②劳役:辛苦操作。③织衽:织布机上的经线叫衽。织衽就是拿纬线而贯经线的意思。④涉秋:入秋。⑤髡:古代刑法之一,剃掉头发,使成秃头叫髡。⑥河鼓:星名,即牵牛。⑦汉:天汉,即银河。⑧梁:桥。【文白对读】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在河里洗澡,尽情地享受人间的欢乐。她们游玩时,织女遇见了牛郎,二人互生情意,在老牛的帮助下,他们结成了夫妻。牛郎和织女婚配后,男耕女织,夫妻恩爱,一胎双胞,有儿有女,一家四口,生活甜蜜。但是好景不长,这事被天上玉皇大帝知道了,要王母娘娘亲自下凡,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拆散了他们的美好姻缘。老牛望着泪流满面的牛郎和痛哭流涕的两个孩子,它也情不自禁地掉下泪来,老牛对牛郎说:“你不要哭伤了身体,还要抚养两个孩子。我有办法为你解难,也是我应该报答你的时候了。待我死后,用我的皮做三双鞋子,你和两个孩子穿上它就可以上天,一家人就可以团聚。”老牛当天就死了,牛郎按老牛说的话做了,他们穿上老牛皮做的鞋,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找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岂知王母娘娘心一狠,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织女就被隔在天河两岸,他们只能相对哭泣。牛郎织女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了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他们夫妻的恩爱所感动,就允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每年入秋的第七天,我们总会看见喜鹊的头顶突然秃去。相传这天牛郎和织女在银河的东岸相会,役使喜鹊做桥梁从它们头顶走过去,所以喜鹊头上的毛都被踩秃了。第四单元《后羿射日》【文言文】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yàyǔ)、凿齿、九婴、大风、封豨(xī)、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后羿(yì)诛(zhū)凿齿于畴(chóu)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九日而下杀猰貐,斩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选自《淮南子·本经训》【注释】①猰貐:古代传说中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