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东县两市镇三完小集体备课记录表数学学科三年级:6月2016年上学期两市镇三完小集体备课记录表学科数学课题认识分数主备人羊雪备课组长羊雪主讲人羊雪时间6月13日参与人员宁利勤贺晓彩唐凤美宁望文课堂模式“和谐互助四环主体式”教学模式备课中心问题认识分数1、主讲人:“认识分数”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里的内容。教材通过小猴分桃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分桃的过程中理解将若干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从而进一步丰富分数的内涵。教材的安排分两个层次,第一是理解将若干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个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第二是认识还可以用分数表示其中的某几个占整体的几分之一。2、参与教师发言:宁望文: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对分数的意义有了初步的理解。学习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学生对分数的一次新的认识,是对原有分数内涵的一次丰富,尤其是用分数表示整体中的某几个物体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这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难点。宁利勤: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多个个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有过体验,只是未曾接触过用分数的形式来表示分的过程。根据学生的现状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个新的知识点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会将分得的个数作为分数的分子。唐凤美:本节课知识是进一步学习“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和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的知识基础,更是学生五年级学习认识单位“1”的知识前奏。3、教研组集体研究意见:把实践引入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在创设问题情景后,让学生进行探讨,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明白分数的意义。导学案课题:认识分数主备人羊雪主讲人羊雪预学案自学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并将其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自学方法自主学习探究自学内容1、自主学习:数学书76页的例1和例2.例1:把一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例2:把一盘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2、合作学习:试一试:12个桃可以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各是它的几分之一?先分一分,填一填,再和同学交流。3、我的疑惑:都是12个桃,表示每一份的分数为什么不同?(以课文而定)信息反馈学生在分一分,涂一涂,写一写,说一说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体会了几分之一的意义。教学习目标1.结合情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用分数表示的方法,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汇报讨论等研究活动顺利地完成知识的正迁移,理解和掌握把一个整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的方法,能够用分数表示一个整体的一部分。2.使学生体会分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深刻理解分数的含义。学习重点把一个整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的思维方法。学案学习难点1.整体方面:是在学生原有的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的基础上突破到由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2.学会关注表示的份数与平均分的份数之间的关系。教法学法教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合作交流、探究发现。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比较归纳。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个性修改一、复习引入猴妈妈收到一份邀请函,原来是村长邀请猴妈妈一家去羊村玩。猴妈妈带着两只小猴到了羊村门口,却发现邀请函忘记拿了,守门的喜羊羊说:“想要进羊村,必须回答对了问题才能进去。”猴妈妈想请小朋友们帮帮忙,好吗?1、看图说分数(蛋糕、桃子、长方形)学生说出每个分数所代表的意义。2、揭题:我们已经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一份就是几分之一。其实关于分数还有很多知识,今天我们进一步来认识分数。(板书)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教学例1。(1)讲述:进了羊村,村长特意拿出桃子招待它们。出示一盘6个桃子图,提问:猴妈妈想把这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子的几分之几呢?学生回答。师:想一想,怎样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