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三年级语文辅导修辞手法一.修辞手法:1.比喻(1)比喻的特点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比如:夜空中那轮弯弯的月亮就像一只小船挂在天边。其中“弯弯的月亮”是本体,“小船”是喻体,“像”是比喻词,弯弯的月亮和小船不是一类的事物,只是它们的外形十分相像。(2)比喻的种类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比如:<1>人走在铁索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一样。<2>收获的庄稼堆在一起,像一座鼓起来的小山。②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比如: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父母是温暖的阳光,花朵只有在阳光下才能快乐成长。区别种类本体比喻词喻体例句2.比拟(1)比拟的特点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比拟的种类①拟人。例如:柳树在春风中跳起了动人的舞姿,远处的红旗飘飘把手招。其中的“柳树”“红旗”都是物体,把它们看做是人来写,才会跳舞和招手,读起来更形象。【即学即练】西湖平静的就像一面镜子。(改写成拟人句)②拟物。例如:解放军来了,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其中把人当做物体来写,是因为它们之间有一定的相似的地方,很显然是把“敌人”看做“走狗”这一动物,表达了厌恶的情感。【即学即练】听见妈妈的声音,他很快的跑了出去。(改写成拟物的句子)3.夸张(1)夸张的特点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比如:学校运动会上,“飞人”张强在跑步比赛中以火箭般速度冲向了终点,赢得了冠军。人的跑步速度是不能和火箭相比,这里就夸大了,只是起到强调跑得快的作用。(2)夸张的几种形式<1>扩大夸张。比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即学即练】他声音很大,大的不得了。(写成夸张句)<2>缩小夸张。比如:教室里静的连一根绣花针落在地上都能听得见。【即学即练】天冷得不得了。<3>超前夸张。比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即学即练】李医生给人看病很厉害。一.修辞练一练1.说一说下面句子的修辞。<1>浩荡的大江如一条巨龙,在群山中穿过。()<2>整个的石块是块空灵的蓝水晶.()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于是,那湖水也宁静下来,梦着似的睡着了。()<4>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5>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坏蛋夹着尾巴逃跑了。()<6>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了。()<7>他家就巴掌大块的地方,不明白怎么能住下他们一家人的?()<8>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解析:<1><2>都是比喻句,<1>中“大江”与“巨龙”不是同一事物,但是都是有长大的共同点,比喻词是“如”,这里做像的意思,是明喻。<2>中没有“仿佛”“像”“如”之类的比喻词,只是“石块”与“蓝水晶”有相似的地方,显然是把石块比作蓝水晶来写,是暗喻。<3><4>句是拟人句,“睡觉”“做梦”“拥挤不让”这些动作只有人才能做得出来,“湖水”“树木”是不能做出人做的动作的,一看就是把它们当做人来写的,为了是表达效果更好。<5>句看上去写人的,但怎么能有动物的尾巴呢?这里是拟物手法,把人当做动物来写的。<6><7>句都有夸张的成分,<6>句中温度再高还没能使铜牌化掉,这是扩大夸张。<7>句中是缩小夸张,房间再小也不会就手掌那么小,这里是为了形象地告诉别人:他们家真的很小。<8>句酒还没喝怎么就能醉呢?这是超前夸张。就是把后面发生的事情放在前面或者同时发生,酒喝了肯定会醉,还没喝酒醉了说明这酒很香,想不醉都难。2,阅读下面短文,找出优美的修辞句子,用划出来。秋淘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