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学》复习题一、简答题:1.风险的组成因素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一)风险的组成因素包括: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损失。风险因素(riskhazard),是指促使或引起风险事故发生或风险事故发生时,致使损失增加、扩大的原因或条件。根据风险因素的性质分类,通常可分为物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以及心理风险因素三种。风险事故(peril)又称风险事件,是指引起损失的直接或外在的原因,是使风险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媒介。损失(loss)是指非故意、非计划、非预期的经济价值减少的事实。损失可分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两种。(二)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三者之间的关系是:风险因素引起风险事故,风险事故导致损失。值得注意的是,同一事件,在一定条件下是造成损失的直接原因,它是风险事故;而在其他条件下,则可能是造成损失的间接原因,于是它成为风险因素。2.按承保标的分类,风险可以分为哪几类?答:按照标的不同,风险可以分为财产风险、人身风险、责任风险和信用风险。(一)财产风险(propertylossexposure)是指导致财产毁损、灭失和贬值的风险。(二)人身风险(personallossexposure)是指导致人的死亡、残废、疾病、衰老及劳动能力丧失或降低等的风险。(三)责任风险(liabilitylossexposure)是指由于个人或团体的疏忽或者过失行为,造成他人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依照法律或契约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的风险。(四)信用风险(creditrisk)是指在经济交往中,权利人与义务人之间,由于一方违约或违法致使对方遭受经济损失的风险。3.简述风险管理的概念及其内涵。所谓风险管理(riskmanagement),是指经济单位通过对风险的识别和衡量,采用合理的经济以及技术手段对风险进行处理,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一种管理活动。(一)风险管理的主体是经济单位。(二)风险管理的对象是风险。(三)风险管理决策要科学。(四)风险管理目标要清晰。4.风险管理的程序有哪些?并做简要说明。风险管理的程序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处理、风险管理效果评价。(一)风险识别。风险识别(riskidentification),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系统地、连续地发现经济单位所面临的风险类别、形成原因及其影响的行为。(二)风险衡量。风险衡量(riskmeasurement),是指确定某种特定风险之损失规律的过程。(三)风险处理。风险处理(riskhandling),指对经过风险识别和风险衡量之后的风险采取行动或不采取行动。(四)风险管理效果评价。风险管理效果评价是指对风险处理手段的适用性和效益性进行分析、检查、修正和评估。5.风险控制型处理方法有哪些?(一)风险回避。风险回避(riskavoidance),是指放弃某项具有风险的活动或拒绝承担某种风险以避免风险损失的风险处理方法。风险回避通常有两种方法:根本不从事可能产生某种特定风险的任何活动;中途放弃可能产生某种特定风险的活动。(二)损失控制。损失控制(losscontrol),是指通过降低损失频率或者减少损失程度来控制风险的风险处理方法。(三)风险隔离。风险隔离(segregation),是指把风险单位进行分割或者复制,尽量减少经济单位对某种特殊资产、设备或者个人的依赖性,以此来减少因个别设备或个别人员遭受意外事故而造成1/6的总体上的损失。6.风险融资型处理方法有哪些?(一)风险自留。风险自留(riskretention),是指由面临风险的经济单位自己承担风险事故所致损失的一种风险处理方法。(二)合同转移。合同转移是将自己面临的损失风险借助协议或合同,将损失的法律责任或财务后果转移给其他个人或者组织(非保险公司)承担,具体方法包括出售、租赁、分包和签订免除责任协议等。(三)保险。保险主要是处理纯粹风险的一种重要的风险融资工具。通过签订保险合同,保险人向投保人收取保险费,用集中起来的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用于补偿被保险人因为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或者承担因死亡、伤残、疾病或年老等产生的保险金给付责任。(四)通过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从20世纪末开始,风险管理开始越来越多地涉及金融风险管理,利用期权、期货、远期与互换等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