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市2016届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卷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4.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A.士人轻视功名利禄B.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25.韩愈在《原道》一文中指出:“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胥:全都)而为夷也?”这说明他A.主张将儒、释、道融合,三教合流B.在思想上带有极端狭隘的民族偏见C.反对举异质文化凌驾中国文化之上D.提倡儒学复兴运动,力图重建信仰26.有学者研究了北宋到清朝的国家财政收入情况,以每朝最高财政收入计算统计如下表对表中数据解读最合理的是A.明清时期由于长期战乱导致国家经济严重衰退B.明清时采取了有别于两宋的国家财政税收政策C.明清时期强化的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D.两宋时期中国的封建经济已经逐渐发展到顶峰27.目前史学界对于雅典是否为民主政治存在争议,其中反对者最主要的理由是雅典A.一些功勋卓著的公民被流放B.将军等重要职位未完全开放C.存在所谓的“多数暴政”D.享有公民权利的人数较少28.有学者认为《资政新篇》的价值在于,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摆脱封建羁绊,甩开落后空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这反映了《资政新篇》A.克服了农民阶级局限并具有可行性B.体现了传统社会的平均主义心态C.有着超前意义并符合历史发展潮流D.获得了广大下层民众的理解支持29.“革命以来迭次发生乱事,均因各国援助一派武人,逞其野心所致。故非排除扰乱中国之外国势力,中国之统一和平乃绝不可能。”孙中山此话表明,阻碍中国实现和平统一的关键因素是A.外国势力的干涉B.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C.军阀之间的混战D.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存在30.严复1879年留学归来后,常有“局外人”之感,这时的他甚至写下了“当年误习旁行书,举世相视如髦蛮”的诗句。这在本质上反映出A.“进化论”思想与传统文化的对立B.当时中国社会缺乏推动革新的动力C.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认同上的差异D.维新变法运动遭到顽固势力的围攻31.1774年,首届大陆会议接受了“平均代议”原则,州不论大小,在邦联政治生活中的决策能力相同。而1787年制宪会议围绕“比例原则”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但最终确立了在参众两院实施“双重分配”的原则。这一转变A.表明美国最终放弃了邦联体制B.解决了集体决策权力分配问题C.推动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建立D.有助于推动美国各州宪政改革32.有学者指出,1750。1850年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阶段;1840—1919年是中华文明浴火重生的岁月;1917—1937年是苏式社会主义文明诞生走向强大的关键时期。作者该论述的共同标准是A.经济发展模式发生变化B.民主政治制度全面确立C.工业文明占据主导地位D.启蒙思想发挥指导作用33.19世纪末期,英国的家庭人数开始减少。这种趋势先在上层社会和自由职业中开始,不久影响到其他中产阶级,最后影响到工人阶级,工人中也一度出现了节育。这反映了A.大机器时代工人的生育观念得以修正B.工人主观上更愿意少生孩子尽快脱贫C.智能型职员群体成为工业化的主力军D.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国内竞争日趋激烈34.“科学的发展对社会心理层面的时尚、审美观念,社会意识形态层面的哲学、宗教、艺术、伦理道德,以及作为整个精神文化核心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民族精神层面产生了一系列具有深刻意义的影响和变革。”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观点的是A.现代主义文学的出现B.马克思主义学说诞生C.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之光D.宗教改革主张“教随国定”35.2010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联合发表“横滨宣言”,提出“我们要求亚太经合组织采取具体措施,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对此,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滨田宏一认为,通过合并这些协议,可以使双边协议这碗“细面条”变为(地区性的)“宽面条”。但是,“宽面条”是无法由“细面条”制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