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18苏州园林1.知识与技能目标:感知苏州园林的图画美、建筑美和艺术美;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及灵活多变的表达方式。2.过程与方法目标:深入研读课文,回顾说明文要素,探究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事物的特点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品析本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的准确性。苏州园林的图画美;从几个方面说明事物的特点;语言的准确性。指导法、探究学习法。多媒体。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名闻全国,誉满世界。现存的园林近则四五百年,远则上千年,可谓源远流长。苏州园林究竟有几处,尚无确切的统计,现存园林近二百处,无怪乎人们称苏州为“园林城市”。现在,就让我们随着叶圣陶老先生去观赏那富有诗情画意的苏州园林吧!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著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出版有《叶圣陶全集》。2.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轩榭(xuānxiè)池沼(zhǎo)丘壑(hè)模样(mú)斟酌(zhēnzhuó)重峦叠嶂(zhàng)相间(jiàn)嶙峋(línxún)庸俗(yōng)阑干(lán)镂空(lòu)蔷薇(qiángwēi)3.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嶙峋】枯瘦的样子。【镂空】在物体上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自出心裁】出于自心的剪裁、创造。【重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峰。1【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胸中有丘壑】意思是设计者和匠师的脑中有关于山水风景的高明构思。【珠光宝气】形容服饰、陈设等非常华丽。【明艳照眼】鲜明艳丽,使人眼明目亮。2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作者对其总体印象如何?【交流点拨】说明对象:苏州园林。总体印象: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2.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交流点拨】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3.文章是怎样分层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的?【交流点拨】(1)整体:①亭台轩榭的布局不讲究对称,讲求自然之趣;②假山池沼的配合讲求自然美;③花草树木的映衬讲求图画美;④近景远景的层次讲求景致美。(2)局部:①每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②门和窗是高度的图案美;③极少用彩绘,与花木配合,具有色彩美。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步骤三精读课文深层探究1.学生读课文,概括每段的大意,划分结构层次。说说本文在结构上的特点。【交流点拨】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2):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地位及特点。第二部分(3~9):分类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艺术美。第三部分(10):文章的结尾留有余地,使人不禁回味、思索和向往。总—分—总的结构特点:第1~2段总说特征;第3~9段分说;第10段再总说。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1)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话介绍作者的说明顺序,其余同学补充评价。【交流点拨】文章采用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展开说明。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园林建筑特点的概括介绍和分类说明互相照应,前后提挈。“图画美”这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作为线索贯穿全篇。作者先介绍了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即“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然后,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和每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园内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2)以第4段为例,探究局部说明的顺序。①学生齐读第4段。②选一位同学介绍本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