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期中复习卷《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判断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4大题,29小题。开卷考试。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第I卷(共26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6分)1.社会公共秩序是人类共同生活的需要,遵守社会公共秩序要从小事做起。下列行为中属于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是()A.经常收拾自己的房间B.排队上下车,有序进出站C.主动扶起路边跌倒的老人D.阻止流浪者乘坐公交车2.《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中规定:“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这一公约要求每一个青少年网友遵守B.维护网络秩序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行为习惯C.网络是虚拟的,不用为自己在虚拟空间的言行负责D.只有人人都遵守网络规则,才能最有效地利用好网络资源3.在课堂上,同学们围绕“维护秩序靠规则”这一话题展开讨论。以下认识不正确的是()A.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B.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社会秩序时该如何处罚C.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D.对违反社会规则的行为的处罚只能依靠法律4.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严禁考试作弊“严禁酒后驾车“严禁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等。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A.维护良好的秩序必须限制人们的自由B.社会规则需要人们自觉遵守C.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D.人们都不能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5.2017年3月22日早八点半左右,濮阳县第三实验小学发生踩踏事故,原因是因课间时间较短,学生集中去厕所,大量拥堵导致了这种踩踏的事件。该事件给我们的警示有()①我们的生活需要秩序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③有了良好的秩序,就能防止一切事故的发生④良好的社会秩序是人们的共同追求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右图漫画表明()①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②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③我们要学法遵法守法用法④在生活中,法律是调节我们行为的唯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1-1m、A.②④B.①C.①D.①7.“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这启示我们()①不以规矩,难成方圆②维护秩序就是为了限制人们的自由③维护秩序是为了让人们享受真正的自由④有了规则秩序就没有了自由A.这是尊重个人的隐私的要求B.这是维护会共秩序的C.这是自身文明素养的表现11.对右边漫画解读正确的是(A.违反规则要受到舆论谴责12.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A.自由与规则不可分B.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8.在学校,我们既要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要时常检查自己的行为,反思我们的言行是否妨碍了他人。这说明()A.维护公共秩序要靠规则和自觉遵守B.在公共生活中人们没有自由C.服从公共生活的规则是一种被迫的行为D.公共生活的规则使人们的生活变得不方便9.小到乱扔垃圾、插队抢座、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开车不遵守交通规则,大到企业经营不守规矩、什么昧心钱都敢赚、政府部门的人靠潜规则办事等等。整治这些乱象,必须()①将他律和自律相结合②让人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③坚定维护规则④积极改进一切规则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你去银行办理存取款业务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一束线”?“一米线”就是银行在距营业柜台或窗口一米处划线,并在一旁挂牌,以提醒顾客在线后排队等候。下列对遵循“一米线”规则的认识,错误的是()C.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D.自由是不受任何限制的13.自律是宝,他律是爱,律他是责。掌权者既要严于自律,又要乐于他律,还要敢于律他。这告诉我们()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②自律就是被动地接受③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的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④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则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4.为了防止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很多城市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后来随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