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大题历年总结其实中医学挺主流的,这个时候方便一下大家啦~~来源:游寒剑的日志1、何谓辨证论治?辨证:将四诊所收集来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分析和综合,辨识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等,然后概括为某种性质证的过程。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实施治疗的过程。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是理、法、方、药理论体系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辩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辩证正确,才能使立法有据,提高疗效;论治是辩证的目的,通过治疗的效果,还可以检验辩证的正确性,二者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衔接,不可分割。2、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相克: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行事物具有抑制、约束、削弱等作用。又称相胜,五行相克的规律和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生: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行事物具有资生、促进和助长作用。五行相生的规律和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3、肺主宣发的意义,如何理解?宣发,是指肺气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肺主宣发的生理作用:①肺的气化作用,将浊气排出体外②肺气扩散运动,将水谷精微布散于全身③肺气布散功能,将卫气散至全身体表若肺气失宣,可出现呼气不利,胸闷,咳喘,鼻塞,无汗,喷嚏等症。主肃降指肺气具有向下、向内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①肺能吸入自然界的清气;②将代谢产物和多余的水液下输膀胱形成尿液排出体外;③肃清肺和呼吸道异物。肺通过宣发与肃降调节体内水液的运行、输布及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4、脾的主要生理功能?1)脾主运化: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并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各脏腑,以维持其生理功能。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运化水谷是指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输布的作用。饮食物→胃→小肠,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排泄作用。水液→胃→脾的吸收和转化→布散到全身。2)脾主升清: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具体表现为升清和升举内脏两方面的生理功能。脾主升清,水谷精微借脾气上升而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濡润全身。升举内脏,是指脾气上升能起到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防止其下垂的作用。3)脾统血:是指脾有统摄、控制血液在经脉中运行,防止溢出脉外的功能。5、脾如何影响水液代谢?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方面。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排泄作用。人体所摄入的水液,经过脾的吸收和转化以布散全身而发挥滋养、濡润的作用,同时脾又把各组织器官利用后的多余水液,及时地转输于肺和肾,通过肺的宣发和肾的气化作用,化为汗和尿液排出体外。因此,脾运化水液功能健旺,则水液在体内运行正常,反之,脾运化水液功能失常,可导致水液在体内停滞,而产生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则导致水肿。运化水谷是指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输布的作用。饮食入胃后,经胃的受纳和腐熟作用,使其初步消化,并达到小肠经小肠受盛化物作用,使之进一步消化分解成水谷精微和糟粕,但是,必须依赖于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水谷化为精微。同样,也有赖于脾的转输和散精功能,才能把水谷精微上输于肺,经肺之宣发向上向外散布、肺之肃降向下输布,使水谷精微得以输布全身6、肺的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主气主一身之气—有主持、调节全身之气的作用,体现在宗气的生成和全身气机的调节。主呼吸之气—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司呼吸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具有呼吸功能。主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向外布散的作用①肺的气化作用,将浊气排出体外②肺气扩散运动,将水谷精微布散于全身③肺气布散功能,将卫气散至全身体表主肃降,指肺气具有向下、向内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①肺能吸入自然界的清气;②将代谢产物和多余的水液下输膀胱形成尿液排出体外;③肃清肺和呼吸道异物。通调水道,是指肺通过宣发与肃降调节体内水液的运行、输布及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肺朝百脉,主治节肺朝百脉:指全身的血脉都会聚于肺,经肺呼吸、宣降进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