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的演变及其影响VIP免费

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的演变及其影响_第1页
1/24
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的演变及其影响_第2页
2/24
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的演变及其影响_第3页
3/24
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的演变及其影响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的演变及其影响大一统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大一统”一词始见于《春秋·公羊传》。《春秋经》开篇首句就是:“(鲁隐公)元年,春,王正月”。对此,《公羊传》解释道:“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这里所说的“大一统”问题,指的是春秋时期诸侯一律听命于周天子,即全国由地位至尊无比、权力至高无上的周天子进行统治。西汉武帝时期,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以维护中华帝国的统一,董仲舒以儒家学说统一社会思想,得到武帝的支持,形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局面。董仲舒特别强调儒家"大一统"思想,认为大一统是宇宙间的普遍法则,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他将大一统思想推崇到“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宜”的高度,后逐渐成为中国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大一统思想的内涵因此也相应地扩大为万民归心,国家统一[1]。历史的发展使这一元典精神最终成为中华文化最基本的思维观念及中国各民族共同的精神理念和价值取向,对中展的社会局面。客观形势促使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先人们开始酝酿国家的大一统问题。然而,大一统还只是当时人们头脑中的理想,在现实生活中却无法实现。尽管如此,先哲们还是从政治、经济、社会、地理等各个方面对未来的大一统的国家模式进行了探索,为后来的中华大一统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在我国的元典文化古籍中,大一统的理想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一)《山海经》——大一统的自然地理观《山海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自然地理著作。根据顾颉刚先生考证,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全书分《山经》和《海经》两部分。《山经》把全国分为东西南北中5部分,以今天山西省的西南隅和河南省的西部为《中山经》,自此以东为《东山经》,以南为《南山经》,以西为《西山经》,以北为《北山经》,分别加以描述。《山经》以山为纲,分述方向和道里,后附记相关的地理知识,如河流、动物、植物以及矿产资源等,共5卷,又称《五藏山经》。《海经》有8卷,《大荒经》并附《海内经》共5卷,记录了古代的人们对于远方的地理知识,内容充满了怪异和迷信。《山海经》首次用地理大视角来描述客观世界的状况,其意义不仅在于描述自然环境,更重要的是表达远古时期中华民族的先民们追求国家统一的自然地理观。(二)《尚书·禹贡》——大一统的社会经济观《尚书·禹贡》是先秦时期一篇系统的古代地理文献。它以简洁的文字描述当时中国的地理概貌,以分区的形式表达区域地理、疆域轮廓和各区域的农业、物产、贡赋,同时系统记录山脉、河流、土壤、田地、道里。《禹贡》描述各地的社会经济状况、贡赋等级和入贡道里,其目的是服务于当时的经济大一统的需要。《汉书·地理志》序说:“昔在黄帝,⋯⋯方制万里,画野分州。⋯⋯尧遭洪水,怀山襄陵,天下分绝为十二州,使禹治之。水土既平,更制九州,列五服,任土作贡”。古人尊禹为神,相信禹平定天下,因此有“茫茫禹迹,画为九州”的说法,禹迹也就成了天下的代称。从《禹贡》的名称来看,贡赋是该篇文献的重心,侧重表达远古时期中国辽阔大地上的社会经济状况,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希望实现经济统一的强烈愿望。(三)九州和畿服制——大一统的政治地理观《尚书·禹贡》把天下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个区域,称为九州。这种地理区域的划分,虽然还不具有实际意义,但是反映了华夏民族活动范围的扩大,他们的地理视野也随之拓展,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向往国家统一的超越心理和思想倾向。同时,九州作为一种理想化的地方制度,展示了人们向往国家大一统的政治蓝图。“畿服”之说最早见于《国语·周语》,祭公谋父曰:“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狄荒服”,即所谓的五服。《尚书·禹贡》也表达了五服的观念:“五百里甸服,⋯⋯五百里侯服,⋯⋯五百里绥服,⋯⋯五百里要服,⋯⋯五百里荒服”。按照书中所描绘的、以方五百里或以方千里这样整齐化一的尺度来划分天下,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尽管如此,古人以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的演变及其影响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