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环流》微课程设计方案作者信息姓名王金红所教学段高一所教学科地理单位名称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微课程信息主题名称热力环流选题意图本节课主要讲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部分,这是大气运动最基本的状态与原理,其内容是继续大气受热过程的学习,又是学习大气水平运动的基础,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全球性大气环流”的理论基础。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学好这部分内容,可以起到分散降低教学难度、便于学生掌握的作用。而这个知识点不仅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历年高考的高频考点,基于此做成微课来处理。内容来源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适用对象高中地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实验活动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的观察力、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得到发展。③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绘图能力,并将其转化为地理语言。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亲自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地表冷热不均造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教学难点热力环流的动态过程引起的等压面的弯曲方向。教学用途√课前预习√课中讲解或活动□课后辅导□其他直观逼真的课件能令教学如虎添翼,使学生的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人按照教学设计精心制作课件。利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火烧上方谷来导入新课,利用PPT动画讲解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知识类型√理论讲授型□推理演算型□技能训练型□实验操作型√答疑解惑型□情感感悟型□其他制作方式□拍摄√录屏√演示文稿√动画□其他预计时间(不超过10分钟)微课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出示图片:诸葛亮火烧上方谷导入新课,进入学习角色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自己得出初步结论,激发其探究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作铺垫。利用ppt讲解热力环流的原理通过实验趁热打铁,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解决疑问:司马懿“天不亡我”的说法正确吗?巩固热力环流形成原理的学习。设计亮点:微视频一般不要超过10分钟,以5——8分钟最佳。视频简短不但有利于师生注意力集中,而且还能方便师生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学习。由于微视频时间较短,因此,微视频所讲授的课题不可能过大过泛。教学课题应选取教材的某一重点、学生学习的某一难点、课堂的某个精彩教学环节或教师的某个独特的教学行为等等细微的内容。微课除了要有微视频外,还应有微教案、微学案、微练习、微课件、微反思及微点评等配套资源。微课制作的策略很多,有任务驱动、问题导向;合作探究、反馈互动;激趣引入、逐步推进;教师可根据需要灵活选用恰当的策略或结合运用多种策略。针对不同类别的观众制作不同类型的微课,教师和学生使用微课的目的是有所不同的,应从观众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地设计有针对性的微课。只有这样,才能物尽其用,实现微课的最佳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