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学校名称:西指挥小学课程名称:语文内容主题:《钓鱼的启示》教材版本:北师大版教师姓名:刘改萍《钓鱼的启示》导学案授课年级四年级学科语文主题《钓鱼的启示》任课教师课型问题解决课课时二课时授课日期设计理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入情入境地自读自悟,体会文中细节,解读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变化,促进学生对课文主旨的把握,同时发挥文章教育人的作用。教学从整体到具体,再回到整体,从而达到思路清晰,脉络分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读”贯穿始终,这样既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又给下节课做了很好的铺垫。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能使学生陶醉,产生共鸣,也只有熟读才能成诵,把课文里一个个句子,一种种规范的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自主、积极、主动的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目标1.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鲈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重点难点1.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鲈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关键问题理解父亲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鲈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教学方法这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引导法: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并产生问题。2、小组合作法:小组合作,反复朗读,弄懂诗句意思3、练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问题导读生成单》和《问题训练单》。4、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5、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教学准备教师:一案三单学生准备:相关资料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程序(要素)时间创设情景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创设情境明确目标4谈话导入新课创设情境1.导入新课:同学们,假如,在一个宁静的夜晚,你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大鱼,正高兴时,有人劝你把鱼放回去,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呢?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会得到一些启发的2、齐读课题板书课题激情让学生与老师进入学习状态自主合作初步感知10创设体验和生成问题情境1、组内检查预习情况2、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各组交流。自主学习,发现问题15创设发现问题情境1、让学生自由读文,要求做到读得正确、流利。2、教师及时进行点评。3、指导小组学习文本预习评价、保障质量3创设合作学习情景(小组之间进行合作交流与)1、指导学生根据问题展开讨论2、指导学生自我展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小组合作完成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合作探究、生成问题5创设问题生成情景(引导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途1、下发《问题导读单》。2、指导各小组合作完成预习。3、通过查找资料发挥小组合作学1、解决学生自己的疑径,明确目标,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力量,完成组内提出的问题。并完成问题导读单。将较难的问题提炼成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习的作用,共同完成“问题导读单”上的问题。难问题;2、要求学生自主完成《问题导读单》的问题。3、发挥小组作用,相互帮助进行评价和指导。小组评价、提炼问题3创设组间评价情景1、评价各小组导读问题完成的情况,2、给予及时表扬,激励小组合作的意识。3、引导学生归纳整理。1、读中感悟2、学生提炼有价值的问题,学会把握重点。体验内容,再度品味2创设思考与体验情景1、让学生再次品读。2、让学生体会文本意义。3、引导学生根据归纳的问题初步思考1、体验性品读;2、让学生提炼有价值的问题;3、学会把握重点;4、学生自我归纳和反思第二课时程序(要素)时间创设情景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检查4了解内容,导入新课学生预习,导入新课明确目标在月光的辉映下,静悄悄的湖边,知道作者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心情十分兴奋。面对着大鲈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