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女儿的信》说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的自读课文。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一封信,面对正值花季的女儿,一个对爱情充满好奇与遐想的少女,针对爱情这一个既深奥又简单的问题,身为父亲的作者并没有选择回避,也没有教条式的说教,而是采用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故事去阐释爱情的真谛。信中主要谈了人的“精神性”与“生物性”的关系,强调人类高尚的爱情应该远远超越“传宗接代”的生理需要。从中启发和培养了女儿正确的爱情观,这篇课文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来说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学生分析中学生正值青春期,异性之间会产生微妙的感觉。对于爱情这个既神秘又敏感,既好奇又困惑的情感,学生如处理不当,思想认识不足,就会产生早恋等的不良现象。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引。“如何面对爱情?爱情的真谛是什么?”这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所在。由于学生对爱情这个话题比较好奇、兴趣较大,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讨论,但学生可能有羞于发言或不敢发言的现象,因此,要多加引导和鼓励,让学生放下包袱,轻松参与到讨论当中。同时,相对于中学生而言,由于中学生“涉世未深”,缺乏丰富的相关的生活经验,对于爱情的本质的理解会有些困难。另外,学生对于课文中一些含义较深较抽象的语句,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方法1、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2、运用“对话式”教学。(1)学生与文本的对话(2)教师与学生的对话(3)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本文用故事去阐释道理的方法。2、过程和方法目标提高学生朗读能力、分析理解能力;体会爱情的真谛,形成正确的爱情观。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了解“爱情的真谛,感受伟大爱情的美好”;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萌动的情感。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体会运用故事阐述抽象道理的写法的好处。(2)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3)理解爱情的真谛,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2、教学难点(1)品味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2)理解爱情的本质,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苏霍姆林斯基的资料,让学生了解;搜集一些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及感人的爱情故事。2、学生课外解决本文的生字词,并思考对爱情的看法。3、学生针对预习中存在的疑问,准备好讨论交流的问题。教学过程告诉我,告诉我,爱情爱情生长在何方生长在何方??是在脑海,还是在心房是在脑海,还是在心房??它是怎样发生它是怎样发生??它又怎样成长它又怎样成长??------莎士比亚莎士比亚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忐忑伫立繁衍一抔黄土怒不可遏tǎntèpóuyǎnzhùè忐忑:真谛:宿愿:怒不可遏:伫立:心神不定。真实的意义或道理。愤怒得抑制不住。一向怀着的愿望。长时间站着。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前苏联最有名望的教育家。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写下了40多部专著、600多篇论文、1000多篇童话故事。几乎每年出版2部著作。代表作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他的著作被称为“教育百科全书”。1、自由朗读课文,谈谈你最深的感受.2、你能为大家复述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故事吗?1、对于女儿提出的“什么是爱情”这一问题,文中的父亲是如何回答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研读课文第5—25自然段(1)上帝在创造了人后,3次来到人间,每次都分别看到了什么?每次看到的变与没变的又分别是什么?(2)故事中为何要把这对男女的爱情放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历程中去表现?这说明了什么?(3)五十多年里是什么维系了他们的爱情?(4)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告诉我们该如何对待爱情?•小组合作交流,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和成员说说自己的理解。1、列举你所了解的有关爱情的故事、名言、诗句、成语、象征爱情的物品等。《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魂断蓝桥》、《罗密欧与朱丽叶》、《泰坦尼克号》、《廊桥遗梦》、《乱世佳人》。《诗经》上说爱情是《诗经》上说爱情是“执子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手,与子偕老。”问世间,情是何物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直教人生死相许。生死相许。——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