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教案学习内容:教材第117页内容。学习目标:1、理解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解题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与植树有关的问题。2、掌握植树问题的第一种情况是“两端都要种”。(即间隔数比株数少1的情况)。3、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学习重点:掌握“两端都要种的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学习难点:掌握已知株距和全长求株数的方法,以及已知株数和株距求全长的方法。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课时:两课时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拿一根20厘米的毛线绳,每隔5厘米系一个扣,绳子两端也要系,数一数,一共系了几个扣。二、互动研讨:自学课本117页回答以下问题。1、要求准备多少棵树苗,必须先求出什么?2、讨论:如果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段,两端也要栽树,这样就可以栽5棵。照此思路,可以推断出间隔数比株数(多1还是少1)。所以,在100米的小路上共有个间隔点,那么就可以栽棵树。小结:因为植树棵数总是比间隔数多1,这样我们就可以先求出树与树之间有多少个间隔,而每个间隔的长度是已知的,就可以求出一共可以植树多少棵。列式计算:3、在一条公路旁,每隔5米栽一棵树,起点和终点都栽,一共栽了10棵,那么这条路有多长?(比较和例1的不同,和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列式计算:4、例1是已知()和(),求()。而这道题是已知()和(),求()。根据这两道题我们也可以得出两个公式。株数=()÷()+1全长=(株数-1)×()三、自我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四、达标测评:1、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2、5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2千米,相邻两站的距离是1千米。一共有几个车站?3、广场上的大钟5时敲响5下,8秒钟敲完。12时敲响12下,需要多长时间?4、新建小区要在一条长1000米的路两旁安装路灯,每隔8米装一盏(两端都要装)。一共需要多少盏路灯?《植树问题二》导学案学习内容:教材第118页内容。学习目标:1、理解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解题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与“植树”有关的问题。2、掌握“植树问题”的第二种情况是“两端都不种”。(即间隔数比株数多1的情况)。3、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学习重点:掌握“两端都要种的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学习难点:掌握已知株数和全长求株距的方法,以及已知株数和株距求全长的方法。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时安排:两课时学习过程:知识链接:1、已知株距和全长,怎样求棵数?2、已知株距和棵数又怎样求全长呢?二、互动研讨:1、小游戏。拿出纸条,分别把它们等分成2段、3段、4段,要剪()次、()次、()次,比较剪的次数和纸条的段数有什么关系。我的发现:剪的次数比纸条的段数()2、自学课本第118页例2,回答以下问题:还是两端都栽吗?棵树与间隔数有什么关系?两旁都不栽要先算什么?3、我来算一算一共要栽几棵树?要在小路两旁栽树,要先算出一旁需要栽多少棵树,那就要先求出一旁的间隔数:小路一旁栽树多少棵?一共要栽多少棵树?小结:这是植树问题的第二种情况“两端都不栽树”也就是棵数比间隔数()棵数=()÷()-1,株距=()÷(-1)。4、讨论比较例1和例2的不同。例1是两端都(),所以棵数比间隔数()例2是两端都(),所以棵数比间隔数()三、自我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四、达标测评:1、在一条全长2千米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也要安装),每隔50米安一座。一共要安装多少座路灯?2、一根木头长10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3、从王村到李村一共设有16跟高压电线杆,相邻两根的距离平均是200米。王村到李村大约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