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志敏《爸爸的老师》课堂教学实录及赏析《爸爸的老师》任溶溶谁不知道我的爸爸,他是大数学家,再难的题也能解答,嗨,他的学问真大。我这有学问的爸爸,今天一副严肃样子。他有什么要紧事情?原来去看老师!我的爸爸还有老师?你说多么新鲜,这老师是怎么个人,我倒真想见见。我一个劲求我爸爸,带我去看看他。我的爸爸眼睛一眨,对我说道:“唔,好吧!”可是爸爸临走以前,把我反复叮咛,要我注意这个那个,当然,我什么都答应。我一路想这位老师,该是怎么个人。他一定是胡子很长,满肚子的学问。他当然是比爸爸强,是位老数学家。他要不是老数学家,怎能教我爸爸?可是结果你倒猜猜:爸爸给谁鞠躬?就算你猜三天三夜,一准没法猜中。鞠躬的人如果是我,那还不算稀奇,因为爸爸这位老师,就是我的老师!不过我念三年级了,她呢,还在教一年级。她是我爸爸的老师,你说多有意思!这位老师看着爸爸,就像看个娃娃:“你这些年在数学上成绩确实很大……”你想爸爸怎么回答:“我得感谢老师,是老师您教会了我,懂得二二得四……”我才知道我的爸爸,虽然学问很大,却有位一年级的老师,曾经教导过他。(原载1962年9月11日《人民日报》)贾志敏《爸爸的老师》课堂教学实录师课前板书:数学家学问任溶溶猜中新鲜鞠躬版块一:解题师:55个人,上课。生:(起立)老师,您好!师:请坐。小朋友最喜欢过节。过节可以躲在家看书、到各地旅游、做自己喜欢的事,是吗?(是)咱们国家的节日特别多。10月1号什么节?(有生没举手)居然还有不知道的。(众笑)把话说完整。生:10月1号是祖国妈妈的生日。师:对的,国庆节。再来一个,6月1号什么节?生:6月1号是儿童节。师:出点难的,9月10号什么节?生:9月10号是教师节。师:对。看老师把这两个神圣的字写在黑板上。(师板书:教师)一起读。(两遍)为什么要有教师节呢?因为要号召全社会尊敬老师。这一天早上,老师会早早地起床,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早早地来到学校等待着孩子们。小朋友鞠一个躬,送上鲜花,说上一句:“老师,节日快乐!”这是老师最幸福的时刻。一起读——教师(两遍)教师是老师的节日。(板书:老师)一起读。一样吗?生:不一样。师:你说吧。生:教师是书面语,老师是口语。师:平常说话里头张老师李老师……这就像——板书:父亲。口头语言叫——爸爸。老师写一个字,怎么读?——爸。两个字怎么读?——爸爸(后面一个读轻声,范读)台湾人不这么读,我们不读。我们读——爸爸。三个怎么读?——爸爸的。五个字怎么读——爸爸的老师。《爸爸的老师》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诗。诗的语言是最精炼的,最美的,读起来最朗朗上口的。有古诗、现代诗、抒情诗、叙事诗。今天我们学的是儿童诗——用儿童的口吻写一点叙事的事情。带有儿童的口吻,所以语言比较口语化。所以不是叫父亲的老师。而是叫——(一起读)爸爸的老师(两遍)版块二:学习词语师:很好!这篇文章一共13小节,42行,392个字。作者92岁了,写的真好。读过吗?生:读过。师:一共有6个字词。谁会读?居然还有不会读的。(众笑)大声地读。生1读。(每个两遍)师:真好,字咬得很准。生2读。师:真好!老师不教都会了我们一起来读。轻一点。生齐读。师:真好!这两个是多音字。一起读——任溶溶。“任”读二声,什么时候不这样读?生:“任何”“任务”。师:作姓的时候读二声。师教读两遍,生跟读。师:这是个作家的名字。这个字——生读“中”(四声)师:什么时候读“中”(一声)生1:中华、中国。生2:中间、中央。师:对,这个字平常读“中”(一声)。在这儿跟我读——猜中。生跟读。师:好,这个词一起读——鞠躬,什么意思?我不要你解释,上来做个鞠躬的样子给我看看。(请生上台)生上台表演。师:哦,鞠躬是这样的。原来是一种礼仪,但东方人的礼仪,和西方人不一样,他们握手,表示友好;再进一步,拥抱,表示亲密无间;再进一步,接吻,那更不得了。咱们中国人不兴这一套,抱拳、鞠躬。鞠躬还要注意时间和人,不是随随便便的。初次见面,对长者鞠躬,跟老师、父母、爷爷奶奶可以鞠躬。小孩跟长辈鞠躬理所当然,反过来那是“惊天动地”,一...